晓出响应山过静林道中奉寄琳老

作者:毛滂 朝代:宋代

原文

晓色开霜坂,饥乌啄麦畦。
山腰余雪瘦,天面冷云低。
寒意梅花北,禅心柏子西。
窗前借残月,照我度前溪。

诗词问答

问:《晓出响应山过静林道中奉寄琳老》的作者是谁?答:毛滂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毛滂的名句有哪些?答:毛滂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毛滂晓出响应山过静林道中奉寄琳老书法作品欣赏
晓出响应山过静林道中奉寄琳老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晓色

拂晓时的天色;晨曦。 唐 虞世南 《和銮舆顿戏下》:“银书含晓色,金輅转晨飇。” 宋 秦观 《满庭芳》词:“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清 黄鷟来 《秋晓行阧山》诗:“晓色破苍烟,青山入云际。”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十:“凝凝的细露,淡淡的晓色,长林丰草间偶然一阵一阵清风。”

乌啄

即轭。牛马等运物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小尔雅·广器》:“衡,軛也。軛上者谓之乌啄。” 王煦 疏:“軛上为乌啄,犹辕上为龙,皆取其象也。” 葛其仁 疏证引《释名·释车》:“﹝枙﹞所以枙牛颈也。马曰乌啄,下向。又,马颈似乌开口向下啄物时也。” 唐 元稹 《当来日大难行》:“大牛竪,小牛横,乌啄牛背,足趺力儜?当来日,大难行。”

麦畦

麦田。 唐 章碣 《曲江》诗:“无穷罗綺填花径,大半笙歌占麦畦。”

山腰

山脚和山顶之间大约一半的地方。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横洞口而欹卧,顿山腰而半折。” 唐 白居易 《残暑招客》诗:“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迴。”《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一句话未完,只听得山腰里吱的一声骲头响箭,一直射在半空里去。” 闻一多 《初夏一夜的印象》诗:“贴在山腰下佝偻得可怕的老柏,拿着黑疲的拳头硬和太空挑衅。”

寒意

冷丝丝的感觉

初春季节仍有寒意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禅心

佛教用语。谓清静寂定的心境。 南朝 梁 江淹 《吴中礼石佛》诗:“禪心暮不杂,寂行好无私。” 宋 黄庭坚 《听崇德君鼓琴》诗:“禪心默默三渊静,幽谷清风淡相应。”《红楼梦》第九一回:“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鷓鴣。” 郁达夫 《毁家诗纪》之十五:“禪心已似冬枯木,忍真拖泥带水行。”

柏子

即柏子香。 明 徐霖 《绣襦记·竹林祈嗣》:“瑞草满瑶阶,白鹤飞来,香焚柏子碧云开。” 清 澹归 《风流子·上元风雨》词:“吾无恙,一炉焚柏子,七盌覆松涛。”参见“ 柏子香 ”。

残月

清晨出现的弯月;残缺不圆的弯月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前溪

(1).前面的溪流。《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前溪歌》:“忧思出门倚,逢郎前溪度。” 唐 刘长卿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诗:“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 郎士元 《赠强山人》诗:“或掉轻舟或杖藜,寻常适意钓前溪。”

(2).古代 吴 地村名。在今 浙江省 德清县 。 南朝 隋 唐 时江南舞乐多出于此。 唐 无名氏 《大唐传载》:“ 湖州 德清县 南 前溪村 ,前朝教乐舞之地,今尚有数百家,尽习乐。江南声妓多自此出。所谓‘舞出前溪’者也。”

(3).古乐府曲名。参见“ 前溪曲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