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赵仁甫宰临安有武学生张丈相访酒边弄刀

作者:戴复古 朝代:宋代

原文

风流晋宋时人物,花县鸣琴调甚新。
不厌开樽留剑客,仍能下榻待诗人。
九龙池馆空陈迹,十锦山川自好春。
但见清吟度白日,不知佳政最宜民。

诗词问答

问:《两山赵仁甫宰临安有武学生张丈相访酒边弄刀》的作者是谁?答:戴复古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戴复古的名句有哪些?答:戴复古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戴复古两山赵仁甫宰临安有武学生张丈相访酒边弄刀书法作品欣赏
两山赵仁甫宰临安有武学生张丈相访酒边弄刀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时人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花县

晋 潘岳 为 河阳 令,满县遍种桃花,人称“河阳一县花”。见《白孔六帖》卷七七。后遂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 唐 李贺 《春昼》诗:“ 平阳 花坞, 河阳 花县。” 明 阮大鋮 《燕子笺·入幕》:“连营刁斗月如霜……花县接壶浆,蹔得与故人欢畅。” 清 吴伟业 《赠昆令王莘云尊人杏翁》诗:“快马柳城常命酒,软舆花县暂闻琴。”参见“ 河阳一县花 ”。

鸣琴

(1).琴。《韩非子·说林下》:“ 文子 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 晋 陆机 《拟东城一何高》诗:“闲夜抚鸣琴,惠音清且悲。” 唐 柳宗元 《李西川荐琴石》诗:“远师 騶忌 鼓鸣琴,去和《南风》愜 舜 心。”

(2).弹琴。 唐 高适 《登子贱琴堂赋诗》之一:“ 宓子 昔为政,鸣琴登此臺。” 唐 黄滔 《湘中赠张逸人》诗:“鸣琴坐见燕鸿没,曳履吟忘野逕赊。”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作邑启事》:“鸣琴堂上,将貽不治事之讥;投巫水中,必得擅 * 之罪。”

(3).《吕氏春秋·察贤》:“ 宓子贱 治 单父 ,弹鸣琴,身不下堂而 单父 治。”后因用“鸣琴”称颂地方官简政清刑,无为而治。 唐 郎士元 《送长沙韦明府》诗:“遥知讼堂里,佳政在鸣琴。” 明 王錂 《寻亲记·修筑》:“下官 封丘县 宰是也。才非雉锦,政忝鸣琴。”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製锦功偏著,鸣琴政自循。”

不厌

(1).不嫌;不加以排斥。《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膾不厌细。”《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凡此皆有伦有脊之言,虽巧而不厌其巧。”

(2).不合。《文选·班彪<王命论>》:“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厌,合也。”

(3).不满足;不饱。厌,通“ 饜 ”。《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史记·伯夷列传》:“然 回 也屡空,糟穅不厌,而卒蚤夭。”《汉书·王莽传中》:“富者犬马餘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姦。” 明 方孝孺 《赠金溪吴仲实序》:“必学於诗、书、礼、乐、六艺之文至於终身而不厌。”

(4).不服。《汉书·景帝纪》:“诸疑狱,若虽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厌者,輒讞之。” 颜师古 注:“厌,服也。”

不魇,不做恶梦。厌,通“ 魘 ”。

开樽

亦作“ 开尊 ”。举杯(饮酒)。 唐 杜甫 《独酌》诗:“步屧深林晚,开樽独酌迟。” 宋 秦观 《长相思》词:“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灯火 扬州 。”《北宫词纪·满庭芳·自述》:“大地回春。雪儿飘深深闭门,鱼儿膾旋旋开尊。”

剑客

(1) 对剑术精通精习的人

(2) 死士,刺客

下榻

(1) 指客人住宿

(2) 寄宿

我二人不回寓,就下榻此间了。——《桃花扇》

诗人

作诗的名人

生来就是一个诗人,不是造就出来的

九龙池

(1). 唐 代 长安 池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一折:“明日三月初三,都要赶 九龙池 赏 杨 家一捻红。” 元 无名氏《梧桐叶》第三折:“ 若耶溪 西施 戏瓢, 九龙池 玉环 鬭草。”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九龙池》:“ 九龙池 接近 昭陵 ,其北有 粹泽亭 为累朝驻蹕之地。”

(2).故址在今 四川省 茂汶羌族自治县 。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四川汶山县》:“ 巨人山 在 汶山县 南三十里,山头有石如人……下有九池,俗传是 九龙池 。”

陈迹

过去的事迹;旧迹;过去的事情(物)

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清· 袁枚《祭妹文》

六朝陈迹

十锦

(1).什锦。杂取同类诸物配合成各种式样,谓之“十锦”。 元 白珽 《西湖赋》:“亭连栋为十锦,碑蚀苔以千言。”《红楼梦》第三六回:“﹝ 宝釵 ﹞转过十锦槅子,来至 宝玉 的房内。”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元旦》:“至於酧酢之具,则鏤花绘果,十锦火锅供饌。”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上:“对靚品,如宴客缀锦阁下,携十锦珐瑯杯,宣牙牌令。”

(2).即十样景。指 宋 代有祠禄者致仕后所领赐物。 清 赵翼 《圣寿覃恩得拜绢绵米肉之赐》诗之一:“莫怪 放翁 夸十锦,归田人再拜恩难。”自注:“ 宋 制:致仕后有祠禄者,所领赐物名十样景。见《放翁集》。”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自好

自以为美好。《庄子·天下》:“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荀子·修身》:“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

自爱;自重。《孟子·万章上》:“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 朱熹 集注:“自好,自爱其身之人也。”《韩非子·显学》:“立节参民,执操不侵,怨言过於耳必随之以剑,世主必从而礼之,以为自好之士。”《汉书·贾谊传》:“顽顿亡耻,奊詬亡节,廉耻不立,且不自好,苟若而可,故见利则逝,见便则夺。”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次即束身自好,优游卒岁,以自处于朝隐。”

清吟

清美的吟哦;清雅地吟诵。 唐 白居易 《与梦得沽酒且约后期》诗:“閒徵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宋 曾巩 《芍药厅》诗:“何如萧洒山城守,浅酌清吟 济水 边。”《镜花缘》第二回:“如果消閒,趁此六出纷霏之际,我们虽不必学人间暖阁围炉那些俗态,何妨清吟联句,遣此长宵?”

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佳政

好的政绩。 三国 魏 曹植 《与吴季重书》:“又闻足下在彼,自有佳政。” 唐 李颀 《送马录事赴永阳》诗:“赠尔八行字,当闻佳政传。”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诗:“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宜民

谓使民众安辑。《诗·大雅·假乐》:“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於天。” 毛 传:“宜安民,宜官人也。”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左黄州表》:“予谓 振 为政宜民,见於歌颂,史官当特书之於循吏中,而仅能不没其实,故为标显於此。” 明 张居正 《请择有司蠲逋赋以安民生疏》:“伏望圣明,特勅吏部,令其预先虚心,访覈各有司官贤否,惟以安静宜民者为最,其沿袭旧套,虚心矫饰者,虽浮誉素隆,亦列下考。”

诗文赏析


【原题】:

两山赵仁甫宰临安有武学生张丈相访酒边弄刀舞剑甚可观因成七言县乃钱王故宫九龙十锦皆其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