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游东山寺寻殊昙二法师

作者:慧宣 朝代:唐代

秋日游东山寺寻殊昙二法师原文

木落树萧槮,水清流 寂。
属此悲哉气,复兹羁旅戚。
奚用写烦忧,山泉恣游历。
万丈窥深涧,千寻仰绝壁。
傍岭竹参差,缘崖藤幂罒历。
行行极幽邃,去去逾空寂。
果值息心侣,乔枝方挂锡。
围绕悉栴檀,纯良岂沙砾。
妙法诚无比,深经解怨敌。
心欢即顶礼,道存仍目击。
慧刀幸已逢,疑网于焉析。
岂直却烦恼,方期拯沈溺。

诗词问答

问:秋日游东山寺寻殊昙二法师的作者是谁?答:慧宣
问:秋日游东山寺寻殊昙二法师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秋日游东山寺寻殊昙二法师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慧宣的名句有哪些?答:慧宣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808-3

参考注释

木落

树叶凋落。 晋 左思 《蜀都赋》:“木落南翔,冰泮北徂。” 南朝 齐 王融 《议给虏书疏》:“春草水生,阻散马之适;秋风木落,絶驱禽之欢。” 唐 李峤 《与雍州崔录事司马录事书》:“春还 江 北,时兴 楚 客之謡;木落 淮 南,乍动 潘生 之思。” 元 周权 《湘中》诗:“天寒 楚 云浄,木落 湘 山幽。” 清 顾炎武 《赋得老鹤万里心用心字》:“木落依空沼,云多失旧林。” 包蕾 《猪八戒学本领》:“行够多时,又是夏尽秋来,但平林木落,远山含烟。”

萧槮

(1).草木茂盛貌。 清 冯桂芬 《为王恩绶题杨某画并诗》:“白波翠巘鬱萧槮,此是 吴 儂夙所耽。”

(2).树木枝干耸立貌。

清流

(1).清澈的流水。《汉书·补乐志》:“ 郑 卫 之声兴则淫辟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朴家给,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岂不难哉!” 晋 左思 《吴都赋》:“树以青槐,亘以緑水,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宋 苏轼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书》:“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内江石壁鱼》:“后破之,乃有一鱼跃出,其中泓然清流也。”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环溪 的清流禾稼,也曾托我的奇思遐想。”

(2).喻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三国志·魏志·桓阶陈羣等传评》:“ 陈羣 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 宋 欧阳修 《朋党论》:“ 唐 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 昭宗 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 黄河 ,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 唐 遂亡矣。” 清 顾炎武 《梓潼篇赠李中孚》:“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 李大钊 《混充牌号》:“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

(3).晚 清 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的名称。他们评议时政,上疏言事,弹劾大臣,指斥宦官,对外反对列强蚕食,对内主张整饬纪纲。 中 法 战争前后,清流繁衍为前后两辈。前清流奉军机大臣 李鸿藻 为魁首,后清流以户部尚书 翁同龢 为支柱。 光绪帝 亲政后,他们以拥帝相标榜,称为帝党,以别于当权的后党。

(4).比喻政治清明。《后汉书·杨震传》:“臣伏惟陛下以边境未寧,躬自菲薄,宫殿垣屋倾倚,枝柱而已,无所兴造,欲令远近咸知政化之清流, 商邑 之翼翼也。”

羁旅

亦作“羇旅”。1.寄居异乡。《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齐侯 使 敬仲 为卿,辞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 杜预 注:“羇,寄;旅,客也。”《史记·陈杞世家》:“羈旅之臣,幸得免负担,君之惠也。” 唐 韩愈 《又与柳中丞书》:“夫远徵军士,行者有羇旅离别之思,居者有怨旷骚动之忧。” 宋 陆游 《六言》诗之四:“壮岁京华羈旅,暮年湖海清狂。”

(2).指客居异乡的人。《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羇旅。” 郑玄 注:“羇旅,过行寄止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 江 南朝士,因 晋 中兴,南渡 江 ,卒为羈旅。”《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 机 以羇旅事 颖 ,一旦顿居诸将之右, 王粹 等心皆不服。” 清 龚自珍 《台城路·同人皆诇知余近事》词:“ 吴 棉已把桃笙换,流光最惊羈旅。”

烦忧

(1).麻烦和忧患。 汉 王充 《论衡·超奇》:“州郡有忧,能治章上奏,解理结烦,使州郡连事,有如 唐子高 、 谷子云 之吏,出身尽思,竭笔牘之力,烦忧适有不解者哉?”

(2).烦恼忧愁。 南朝 齐 王融 《敬重 * 篇颂》:“翼善开贤敷教义,照蒙啟惑涤烦忧。” 金 元好问 《西园》诗:“登山临水祛烦忧,物色无端生暮愁。” 戴望舒 《静夜》诗:“你在我心头开了烦忧路。”

山泉

山地涌出的泉水

清澈的山泉

恣游

纵情游览;纵情游荡。《太平广记》卷七三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赵操》:“ 操 端无所执,但恣游山水,而甚安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 赵光远 ﹞恃才不拘小节,常将领子弟,恣游狭斜。” 明 徐元 《八义记·宴赏元宵》:“景遇良宵且恣游,开怀畅饮不须忧。”

万丈

形容很高或很深

深涧

两山中间很深的水

高山深涧

千寻

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 晋 左思 《吴都赋》:“擢本千寻,垂荫万亩。” 唐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诗:“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旛出 石头 。” 清 林则徐 《舆縴》诗:“一綫划开云径晓,千寻曳入洞天秋。” 赵朴初 《西江月·参观密云水库工程》词:“铁壁千寻锁浪,碧波万顷如油。”

绝壁

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至绝壁下。——宋· 苏轼《石钟山记》

泊绝壁之下。

悬崖绝壁

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行行过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逯钦立 注:“行行,渐渐。” 唐 王建 《行见月》诗:“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

(3).犹言走一走。《西游记》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却来我处何干?’ 行者 道:‘取经取经,昼夜无停;有些阻碍,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尧臣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诗:“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韩愈 《柳溪》诗:“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 明 袁凯 《京师得家书》诗:“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归乡。” 林庚白 《坡行即目》诗:“炊烟燹后行行泪,物价兵间寸寸金。”

(2).各行各业。参见“ 行行出状元 ”。

刚强负气貌。《论语·先进》:“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贡 ,侃侃如也。子乐。” 何晏 集解:“ 郑 曰:‘乐各尽其性,行行,刚强之貌。’”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上天勿行行,潜穴勿悽悽,吟此青云諭,达观终不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赵 行行殊不置意。”

幽邃

幽深;深远

山林幽邃

去去

越去越远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宋· 柳永《雨霖铃》词

空寂

(1) 空旷寂静

空寂的山野

(2) 佛门;佛法

息心

(1) 〈方〉∶心情放松

听说未出人命,大家都息心了

(2) 除掉杂念,专心致志

息心读书

挂锡

亦作“掛锡”。游方僧投宿寺院。因投宿时把衣钵锡杖挂在僧堂钩上,故称。 唐 裴休 《赠黄蘖山僧希运》诗:“挂锡十年栖 蜀 水,浮杯今日渡 漳 滨。”《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其时 佛印 游方转来,仍旧在 相国寺 掛锡。”《痛史》第二四回:“本庙的不过四五十人,近来倒是掛锡的客师甚多。”

围绕

(1).包围;环绕。《东观汉记·周嘉传》:“ 嘉 从太守 何敞 讨贼, 敞 为流矢所中,贼围绕数十重。” 明 袁宏道 《天目道中和陶石篑韵》:“四顾尽儿孙,纍纍争围绕。” 鲁迅 《<花边文学>序言》:“因为这类短评,在报上登出来的时候往往围绕一圈花边以示重要。”

(2).谓以某一问题或事情作中心。 毛 * 《解决“五多”问题》:“农村中的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农业生产而为它服务的。”

栴檀

(1).梵文“栴檀那”(candana)的省称。即檀香。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道安》:“雨甘露於丰草,植栴檀於 江 湄。”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赏弥国》:“亲观妙用,雕刻栴檀。” 宋 苏轼 《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诗:“栴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脐柏所薰。”《西游记》第八回:“佛子还来归本愿, 金禪长老 裹栴檀。” 苏曼殊 《答玛德利玛湘女士》:“復实以栴檀香屑,最能耐久。”参见“ 檀香 ”。

(2).指山茶科紫茎属一类植物。

纯良

纯正善良。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尝吟云:‘欲择纯良壻,须求才学儿。’” 郁达夫 《沉沦》四:“在风气纯良、不为市井小人同处、清闲雅淡的地方,过日子正如做梦一般。” 许地山 《缀网劳蛛》:“我知道你是好人,是一个纯良的女子。”

沙砾

沙和碎石子的合称

妙法

(1) 巧妙的办法或权宜之计

一种特别的妙法使他父亲的房子有了电灯而不用花钱

(2) 佛教指义理深远的佛法

无比

没有能够相比的

可怜体无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无比的优越性

经解

解释儒家经书的著作。如《通志堂经解》、《清经解》等,均为编集训解诸经之作的丛书。

怨敌

仇人,仇敌。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祸忘怨敌,树党多狂狷。”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死》:“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顶礼

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所尊敬的人的脚,是佛教徒最高的敬礼

顶礼膜拜

目击

亲眼看到;作为目睹人在场

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庄子·田子方》

目击其事

慧刀

佛教语。谓能斩断一切烦恼的智慧。 唐 慧宣 《秋日游东山寺寻殊昙二法师》诗:“慧刀幸已逢,疑网於焉析。” 宋 范成大 《晁子西寄诗谢酒词意悲甚次韵解之》:“慧刀儻未割,会且欣禪牀。”参见“ 慧剑 ”。

疑网

(1).佛教语。四恶之一。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记序》:“除惑箭而断爱枝,销恚刀而解疑网。”《法苑珠林》卷九七:“佛言菩萨布施,远离四恶:一破戒;二疑网;三邪见;四慳悋。”

(2).谓众多疑念,致人困惑不能解脱,犹遭罗网。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宋中散》:“时闻正论除疑网,每读高辞折慢幢。” 明 李贽 《赞刘谐》:“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餘,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不久且穿透了万重疑网,反射出一心苗的光焰来。”

于焉

从此;于此。 唐 顾况 《塞上曲》:“酣战祈成功,于焉罢边衅。” 唐 唐彦谦 《游南明山》诗:“于焉偶閒暇,鸣轡忽相聚。”

于是。《诗·小雅·白驹》:“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朱熹 集传:“使其人得以於此逍遥而不去。” 陈奂 传疏:“《玉篇》:‘焉,是也。’言於是消摇也。今字作‘逍遥’。”《后汉书·董卓传论》:“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 崑冈 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於焉而极。” 唐 元稹 《相和歌辞·决绝词》:“有美一人,於焉旷絶。” 明 刘基 《清修院良上人浸月轩》诗:“珍重无生侣,於焉托清净。”

岂直

难道只是;何止。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梅杏》:“杏一种,尚可賑贫穷,救飢饉;而况五果蓏菜之饶,岂直助粮而已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岂直取美当时,亦敬慎来叶矣。”《北史·陈元康传》:“今枉杀无辜,亏废刑典,岂直上负天神,何以下安黎庶?” 明 方孝孺 《传经斋记》:“经者治天下之具也,岂直文辞云尔哉?”

烦恼

(1) 烦闷苦恼

自寻烦恼

(2) 烦扰

那伙鸟男女来烦恼南旺营。——《荡寇志》

沈溺

亦作“沉溺”。1.沉没在水中。《韩非子·说疑》:“此十二子者……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三国志·魏志·傅嘏传》:“ 孙权 遣兵入海,漂浪沉溺,畧无孑遗。”《水浒传》第一百回:“比及水势四散退去,城内军民沉溺的,压杀的,已是无数。”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三:“他们擎起两臂,摇动着,招引着,有如沉溺在波浪中的人。”

(2).谓陷入某种困境或苦难中。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僕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 汪静之 《伊底眼》诗:“伊底眼变成忧愁的引火线了;不然,何以伊一盯着我,我就沉溺在愁海里了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一章:“我总盼望你--盼望党来救我这快要沉溺的人。”

(3).比喻苦难、痛苦的处境。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夫拯民於沉溺,奉至尊之休德,反衰世之陵夷,继 周 氏之絶业,天子之亟务也。”

(4).沉沦,隐伏。 宋 曾巩 《奏乞与潘兴嗣子推恩状》:“盖枯槁沉溺,其守至难,故其人至少。”

(5).泯灭。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投贤》:“只为艷笙歌糊涂了金石奏,滥杯觴沉溺了鐘鼎谋。”

(6).指被埋没的贤才。 唐 李翱 《卓异记·叙封禅併两朝》:“ 高祖 仗黄鉞而救黎元,锡玄珪而拯沉溺。”

(7).沉迷,迷恋。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四》:“ 汉 兴,诸侯王率多骄淫失道,何则:沉溺於放恣之中,居势使之然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或沉溺於声色之中,或驱驰於竞逐之路。”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弟则真为下下人説,恐其沉溺而不能出,如今之所谓出家儿者,祇知有持鉢餬口事耳。” 端木蕻良 《吞蛇儿》:“他只沉溺地想着怎样能使春天来得快点,自己怎样该作一些从心愿意作的事情。”

(8).风湿病。《左传·成公六年》:“ 郇瑕氏 土薄水浅……於是有沉溺重膇之疾。” 杜预 注:“沉溺,湿疾。”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