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渡胥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再渡胥口原文

古来此地快蓬心,天绕明湖日照临。
一雁云平时隐现,两山波动对浮沉。
衰髯都共荻花老,醉面不如枫叶深。
罾户钓徒来问讯:去年盟在肯重寻。

诗词问答

问:再渡胥口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再渡胥口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此地

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蓬心

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逍遥游》

明湖

(1).明净的湖水。 唐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2). 明 圣湖 的简称。 杭州 西湖 的别名。 宋 曾巩 《西湖二月二十日》诗:“漾舟 明湖 上,清镜照衰颜。” 清 吴伟业 《南生鲁六真图歌》:“ 明湖 夜雨天涯客,握手停杯话畴昔。” 靳荣藩 集览引《大清一统志》:“ 西湖 即古 明圣湖 。”

照临

(1).照射到。《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照临四方曰明。” 汉 焦赣 《易林·巽之井》:“昊天白日,照临我国。” 冰心 《寄小读者》三:“朝阳极光明的照临在无边的整齐青绿的田畦上。”

(2).从上面照察。比喻察理。《诗·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 郑玄 笺:“照临下土,喻王者当察理天下之事也。”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朗鉴存愚直,皇天实照临。” 明 陆采 《明珠记·荣封》:“斯人既有殊能,在朕可无曲赦,谅黜陟之惟允,见照临之无私。”

(3).犹光临。称宾客到来。《左传·文公十二年》:“ 秦伯 使 西乞术 来聘,且言将伐 晋 , 襄仲 辞玉曰:‘君不忘先君之好,照临 鲁国 。’” 南朝 宋 范晔 《乐游应诏诗》:“轩驾时未肃,文囿降照临。”

平时

(1) 通常的普通的时候(区别于特定的或非常时候)

(2) 指平常时期(区别于非常时期,如战时、戒严时)

隐现

不清晰地显现;隐隐约约显现出来

波动

(1)

(2) 波浪式地涨落或起伏式地运动

(3) 像波浪那样起伏不定;不稳定

行情波动

浮沉

在水中时而浮起,时而沉下,指随波逐流,也比喻盛衰,升降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衰髯

因衰老而变白的须髯。 南唐 李中 《渔父》诗之二:“雪鬢衰髯白布袍,笑携赬鲤换村醪。” 宋 陆游 《晚兴》诗之二:“身如病鹤谢樊笼,白尽衰髯脸尚红。”

醉面

醉颜。 宋 黄庭坚 《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之六:“ 公择 醉面桃花红,人百忤之无愠容。” 宋 葛长庚 《十月十四夜》诗:“月透诗情冷,风吹醉面凉。”参见“ 醉颜 ”。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枫叶

枫树叶。亦泛指秋令变红的其他植物的叶子。诗文中常用以形容秋色。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晓霜枫叶丹,夕曛嵐气阴。”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潯阳 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明 徐霖 《绣襦记·共宿邮亭》:“山远天高烟水寒,两岸楼臺枫叶丹。” 杨朔 《香山红叶》:“我望着红叶,问:‘这是什么树?怎么不大像枫叶?’”

钓徒

渔人。 元 萨都剌 《高邮城楼晓望》诗:“短衣匹马非吾事,拟向烟波觅钓徒。” 清 查慎行 《连日恩赐鲜鱼恭纪》诗:“笠簷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 鲁迅 《集外集拾遗·<无题>诗》:“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

问讯

(1) 询问或打听

幸可广问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咸来问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问讯处

(2) 问候

彼此见礼问讯

(3) 僧尼跟人应酬时合十招呼。也叫“打问讯”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