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十咏朝真洞

作者:金履祥 朝代:宋代

洞山十咏朝真洞原文

洞府高深对月开,长疑底里閟龙雷。
天窗不照人间世,限尽游人自此回。

诗词问答

问:洞山十咏朝真洞的作者是谁?答:金履祥
问:洞山十咏朝真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金履祥的名句有哪些?答:金履祥名句大全

金履祥洞山十咏朝真洞书法欣赏

金履祥洞山十咏朝真洞书法作品欣赏
洞山十咏朝真洞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洞府

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高深

水平,程度等不一般,超出平常(多指学问、技术的造诣)

他有高深的学问

对月

(1).向月。 南朝 陈 张正见 《有所思》诗:“看花忆塞草,对月想边秋。” 唐 李白 《将进酒》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满月。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二折:“这对月之时,取 刘备 同小姐回门拜见老夫人来。”《醒世姻缘传》第一回:“对月领了文凭,往东江米巷买了三顶 福建 头号官轿,算计自己、夫人、 大舍 乘坐。”《歧路灯》第九九回:“房下有两个小太太,上下不过二十三四天,俱生的是相公,那太爷就喜的了不成。不料这七天头上,那个小相公是对月风,这个新小相公是七日风,一齐都害了撮口脐风。”

底里

真情;底细

不知底里

龙雷

震雷。喻指倾泻、轰鸣之瀑布。 唐 黄滔 《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恠石古松,栖蛰龟鹤。灵湫邃壑,隐见龙雷。”

天窗

亦作“ 天牕 ”。亦作“ 天牎 ”。1.设在屋顶上用以透光和通风的窗子。 唐 李白 《明堂赋》:“藻井綵错以舒蓬,天牕赩翼而衔霓。” 宋 范成大 《睡觉》诗:“寻思断梦半瞢腾,渐见天窗纸瓦明。” 明 马愈 《马氏日抄·奇盗》:“一夕,有偷儿自天牎中下,检其细輭,仍从屋上逸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听着街上打过五更,一会儿天窗上透出白色来,天色已经黎明了。” 茅盾 《天窗》:“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2).指山崖、洞窟顶部透光的缝隙。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下:“ 太山 盘道,屈曲而上,凡五十餘盘,经 小天门 、 大天门 ,如从穴中视天窗矣。” 唐 钱起 《登覆釜山遇道人》诗之一:“攀崖到天窗,入洞穷玉溜。”

(3).比喻报纸版面局部删除后留下的成块空白。 鲁迅 《书信集·致谢六逸》:“看近来稍稍直说的报章,天窗满纸。” 邹韬奋 《经历》五六:“有些报纸上的社论被他们完全抽去……第二天社论的地位便是一大片雪白,完全开着天窗,这是在别处所未见的。”

不照

(1).不明了。《东观汉记·明帝纪》:“博观羣书,以助术学,无所不照。”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语助用不字例》:“《卷阿》篇:‘矢诗不多’,传曰:‘不多,多也。’凡若此类,传义已明且晳矣。乃 毛公 亦偶有不照者,如《思齐》篇:‘肆戎疾不殄’,不,语词也。传曰,‘大疾害人者,不絶之而自絶也’,则以‘不’为实字矣。”

(2).方言。要不是。 孙芋 《妇女代表》:“唉!不照会写会看了,她哪来的这么大的胆子?”

人间世

人世;世俗社会。 宋 陈师道 《平翠阁》诗:“欲置湖上田,谢絶人间世。” 清 洪昇 《长生殿·怂合》:“且慢提,人间世、有一处怎偏忘记?” 茅盾 《创造》:“有时竟觉得我确已超出了人间世,夷然忘了我的存在,也忘了人的存在。”

限尽

旧谓寿命期限已到。死的婉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性者,我也;身者,舍也。若当来限尽之后,一性既往,四大狼籍。”

游人

见“游客”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