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六

作者:释怀深 朝代:宋代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六原文

咄哉异类身,轮转无休息。

戴角复被毛,觳觫偿人力。

我观佛与牛,其性本来一。

良由昧此心,所以异形质。

想汝为人时,岂信有今日。

侵欺常住钱,互用招提物。

是非信口谈,酒肉恣情食。

五戒既不持,人身安可得。

今日堕牛身,方知无利益。

诗词问答

问: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六的作者是谁?答:释怀深
问: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怀深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怀深名句大全

注释

1. 磨牛

参考注释

异类

(1) 不同种类

(2) 杰出的才能

奇才异类

(3) 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

不育异类。——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轮转

使轮流交替;交替

每种食品都轮转一下,这样每隔一段时间就能重复见到每种食品

休息

(1) 休养生息

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史记·曹相国世家》

光知时务之要,轻繇薄赋,与民休息。——《汉书·昭帝纪赞》

(2) 暂停活动,以恢复精神体力

她星期天才得到休息

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孟冬纪》

(3) 停止

斡流迁徙,固无休息,终则有始,孰知其极。——《鹖冠子·世兵》

万物变化,固亡休息。——《汉书·贾谊传》

戴角

头顶上生角。《列子·黄帝》:“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伏走,谓之禽兽。”《淮南子·墬形训》:“四足者无羽翼,戴角者无上齿。”《史记·律书》:“自含齿戴角之兽,见犯则校。” 清 唐孙华 《夏日斋中读书》诗之三:“戴角无上齿,傅翼恒两足。”

觳觫

恐惧得发抖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

申大头觳觫惶恐,只是跪在地下磕头。—— 清· 李伯元《文明小史》

人力

(1) 可动用的劳动力;可动员的人员

人力资源

(2) 人的劳力;人的力量

爱惜人力物力

本来

(1) 从一开始

(2) 向来,原来

(3) 原先;先前

(4) 理所当然

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形质

(1).肉体,躯壳。 唐 刘禹锡 《祭柳员外文》:“意君所死,乃形质尔。魂气何託,听余哀词。” 宋 梅尧臣 《秀叔头虱》诗:“翦除诚未难,所恶累形质。”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是为仁义礼智之根株,是为形质血气之主宰。”《红楼梦》第一一九回:“老太太见与不见,总是知道的,喜欢的。既能知道了,喜欢了,便是不见也和见了的一样。只不过隔了形质,并非隔了神气啊。”

(2).外形,外表。 唐 无名氏 《东阳夜怪录》:“俄则沓沓然若数人联步而至者…… 自虚 昏昏然,莫审其形质。”《宣和遗事》后集:“时帝年二十二岁,太上年三十六岁,形容枯黑,不復有贵人形质。”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邓县尹》:“ 邓 不禁毛髮森竖,寧神审諦,则形质服色彷彿日间所相尸也。”

(3).才具,气质。《晋书·刘曜载记》:“自以形质异众,恐不容于世,隐迹 管涔山 ,以琴书为事。” 唐 康骈 《剧谈录·潘将军失珠》:“僧谓 潘 曰:‘观尔形质器度与众贾不同。’”

(4).犹形制。《清史稿·圣祖纪三》:“御史 陈汝咸 招抚海寇 陈尚义 入见,询海上情势及洋船形质。”参见“ 形制 ”。

(5).指形式。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顾此适宜之政治,究为何种政治乎?则惟民主义为其精神、代议制度为其形质之政治。”

为人

(1) 做人和跟人交往的态度

他为人正直

为人正派

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为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其为人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为人迂讷。——《聊斋志异·促织》

(2) 与人友好地交往

他素日很为人

(3) 像貌特征

为人洁白晰。——《乐府诗集·陌上桑》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侵欺

(1).侵害欺凌。《韩非子·解老》:“人君者无道,则内暴虐其民,而外侵欺其邻国。”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德既不能绥怀,威又不能临制,侵欺虏缚,以致怨恨。” 元 《宝严寺圣旨碑》:“不以是何人等,无得於寺内安下,侵欺搔扰作践,及不得将寺僧骑坐马匹夺充铺马。”

(2).侵吞欺骗。 宋 欧阳修 《乞一面除放欠负》:“及正身已没,配流不在,摊在妻男及干繫人处理索,自来催纳不行者,不以有无侵欺盗用,并特与除放。”《元典章·户部六·钞法》:“备细数目从实一一计点,打算完备,造账册保结呈省,若有侵欺、失陷、短少,就便枷锁,立限追徵。”《明律·户律·仓库》:“凡仓库务场局院,库秤斗级,若雇役之人,侵欺借货,移易係官钱粮,并以监守自盗论。”

常住

(1).佛教语。永存。《法华经》卷一:“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苏跋陀罗窣堵波》:“勿谓如来毕竟寂灭,法身常住。”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孔子说与楞严经合》:“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復变坏。”

(2).法无生灭变迁称作常住。 南朝 梁 沉约 《谢齐竟陵王示华严璎珞启》:“法身与金刚齐固,常住与至理俱存。”《南齐书·顾欢传》:“此非所归,归在常住。”

(3).僧、道称寺舍、田地、什物等为常住物,简称常住。《云笈七籤》卷一二二:“道士用常住物如子孙用父母物耳,何罪之有?” 唐 冯翊 《桂苑丛谈·太尉朱崖辩狱》:“太尉 朱崖 出镇 浙 右,有 甘露 知主事者诉交代得常住什物,被前主事隐用。”《水浒传》第六回:“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尚引着一个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了。” 清 钱谦益 《扬州石塔寺复雷塘田记》:“近寺有雷塘田一千二百五十五亩,寺僧开垦作常住田。”

(4).道观中的主事者。《云笈七籤》卷一二二:“尊师令其家各备香油为之焚香……常住亦为办斋食供养。”

互用

(1).交错运用。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奇正互用,虚实交施。”

(2).相互代替使用。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两句似异而实同例》:“《仪礼·特牲馈食礼》:‘籑有以也,酳有与也。’两句义同,变文以成辞耳……与、以互用,是‘有与’即‘有以’也。” 章炳麟 《文学说例》:“盖‘之’‘其’‘是’‘者’四字,古实同义互用。”

招提

(1).梵语。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 北魏 太武帝 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范光禄书》:“即时经始招提,在所住山南。”《旧唐书·武宗纪》:“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樵舍外已闻犬吠,招提内尚见僧眠。”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四:“且还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参阅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六、《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参见“ 拓提 ”。

(2).招引提携。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书》:“公今宦游半天下矣,两京又人物之渊,左顾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是非

(1) 对与错;正确和谬误

是非问题

(2) 口舌;纠纷

搬弄是非

(3) 评论;褒贬

不屑随人是非

信口

未加考虑即随便说话

信口胡说

酒肉

酒和肉。亦泛指好的饮食。《孟子·离娄下》:“其良人出,则必饜酒肉而后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籍 遭母丧,在 晋文王 坐,进酒肉。”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回日,并许进酒肉。”

恣情

纵情

五戒

佛教中在家的男女教徒所应遵守的五项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人身

人的身体;亦指人的行为、名誉等,是法律意义上的名词

人身伤害罪

利益

益处;有益于他人的事

功德利益

聘请一位律师来照管他的利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