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灯夕书寄二隐)

作者:周密 朝代:宋代

甘州(灯夕书寄二隐)原文

渐萋萋、芳草绿江南,轻晖弄春容。
记少年游处,箫声巷陌,灯影帘栊。
月暖烘炉戏鼓,十里步香红。
敧枕听新雨,往事朦胧。
还是江春梦晓,怕等闲愁见,雁影西东。
喜故人好在,水驿寄诗筒。
数芳程、渐催花信,送归帆、知第几番风。
空吟想、梅花千树,人在其中。

诗词问答

问:甘州(灯夕书寄二隐)的作者是谁?答:周密
问:甘州(灯夕书寄二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甘州(灯夕书寄二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周密的名句有哪些?答:周密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萋萋

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芳草萋萋鹦鹉洲。——唐· 崔颢《黄鹤楼》诗

草绿

绿而略黄的颜色。即“军装绿”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春容

(1).犹春色,春天的景色。 五代 齐己 《南归舟中》诗之一:“春容含众岫,雨气泛平芜。” 宋 陈师道 《黄梅》诗:“黄里含真意,春容带薄寒。”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

(2).青春的容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之三二》:“郎怀幽闺性,儂亦恃春容。”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一:“春容捨我去,秋髮已衰改。” 唐 温庭筠 《苏小小歌》:“酒里春容抱离恨,水中莲子怀芳心。”

(3).女子的画相。 明 杨柔胜 《玉环记·赶逐韦皋》:“贤姐怎生画得一轴春容,与小生路上一看,就如见贤姐一般。”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幽媾》:“当时自画春容,埋於太湖石下。”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游处

(1).出游和家居。借指相处,波此生活在一起。 汉 祢衡 《鹦鹉赋》:“感平生之游处,若壎篪之相须。”《南史·虞寄传》:“ 衡阳王 既出閤,须得一人旦夕游处,兼掌书记,宜求宿士有行业者。”

(2).交游;来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二王好佛》:“ 王右丞 兄弟好佛,多与名僧游处。” 子虚子 《湘事记·军事篇一》:“﹝ 陈作新 ﹞颇工铁笔篆刻,摹 汉 印,因得与学界游处。”

犹游憩。 晋 潘岳 《秋兴赋》:“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紈綺之士,此焉游处。” 唐 怀素 《自叙》:“今礼部侍郎 张公 谓 ,赏其不羈,引以游处。”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八》:“余致仕后,住 南都 又五年,浮沉里巷中,与乡人游处甚久,故知 南京 之事最详。” 清 吴敏树 《新修吕仙亭记》:“余虽老,不喜入城,犹愿得游处亭下,如往时也。”

巷陌

街巷

巷陌人家

寻常巷陌。——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灯影

(1) 灯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

(2) 灯光照在物体上形成的影子

帘栊

(1).亦作“ 帘笼 ”。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华<离情>》:“秋月映帘笼,悬光入丹墀。” 宋 史达祖 《惜黄花·定兴道中》词:“独自捲帘櫳,谁为开尊俎!恨不得御风归去。” 明 徐元 《八义记·宴赏元宵》:“开宫扇,起帘櫳,满堂笑语与民同。” 陈毅 《游阳朔》诗:“竹林茅舍时出现,后有飞瀑透帘櫳。”

(2).指闺阁。 唐 李昂 《赋戚夫人楚舞歌》:“ 汉王 此地因征战,未出帘櫳人已荐。” 清 吴伟业 《西田招隐》诗之二:“曲处通帘櫳,茶香具含蓄。”

暖烘

暖气熏蒸。《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山色晴嵐景物佳,煖烘回雁起平沙。” 明 李东阳 《冬日》诗:“煖烘船背日,清潄枕边流。”

香红

指花。 唐 顾况 《春怀》诗:“园鶯啼已倦,树树陨香红。”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双鬢隔香红,玉釵头上风。”

新雨

(1) 初春的雨;刚下过的雨

(2) 比喻新朋友

旧知新雨

往事

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朦胧

(1) 月光不明;看不清

朦胧的月色

(2)

(3) 看不分明;没有鲜明轮廓或细节;勉强看得见

朦胧景色

(4) 在感情或直觉的意义上微微感觉到或觉察到

朦胧的意识

还是

(1) 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保持不变,或不因上文所说的情况而改变

(2) 尽管发生了以前的事或以 * 虑过,仍要

今天咱们还是装运木料

(3) 仍然,照样

多年不见,他还是那么年轻

(4) 提议“是否这样”之意

你还是带上雨衣为好

(5) 在可供选择的东西、状况或过程中的挑选

你去,还是他去

(6) 另一方面

虽然嗓音嘶哑而聒耳,但她还是有着一股吸引人的热情

等闲

(1) 轻易;随便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寻常,平常

烈火焚烧若等闲。——明· 于谦《石灰吟》

(3) 又如:

卫朝奉有心要盘他这所住房,等闲再不叫人来讨。——《初刻拍案惊奇》

(4) 无端;平白地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宋· 岳飞《满江红》

等闲平地起波澜

西东

(1).西方和东方。 汉 焦赣 《易林·随之兑》:“两心不同,或欲西东。明论终始,莫适所从。”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古塔认西东。”

(2).用为偏义复词,指西方。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只虑迷所归,池上日西东。”

(3).泛指四方,无定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怵,为利所诱怵也;迫,迫贫贱,东西趋利也。” 唐 孟郊 《过分水岭》诗:“十步九举轡,迴环失西东。” 宋 范成大 《钓池口阻风》诗:“回风打船失西东,柁痴櫓弱无适从。”

(4).指酒杯。 宋 赵长卿 《朝中措》词:“此去定膺先宠,且须满醉西东。”

(5).犹东西。泛指什物。 宋 张元干 《诉衷情》词:“儿时初未识方红,学语问西东。”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好在

幸好

好在他伤势不重

水驿

(1).水路驿站。 唐 朱庆馀 《送韦繇校书赴浙东幕》诗:“水驛近船水,山城候骑尘。” 宋 周邦彦 《渡江云》词:“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驛,深艤蒹葭。” 清 纳兰性德 《雨中花·送徐艺初归昆山》词:“水驛灯昏,关城月落,不算凄凉处。” 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水驛山城尽可哀,梦中衰草凤凰臺。”

(2).水上驿路。 唐 李白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诗:“扬帆借天风,水驛苦不缓。” 清 朱彝尊 《送杜少宰视海闽粤》诗之一:“山程伐岭復见岭,水驛下瀧还上瀧。” 谢英伯 《苏州道中阻雨》诗:“驴背风刀蓬背雨,赚人水驛又山程。”

诗筒

亦作“ 诗筩 ”。1.盛诗稿以便传递的竹筒。 唐 白居易 《秋寄微之十二韵》:“忙多对酒榼,兴少閲诗筒。”自注:“此在 杭州 ,两 浙 唱和诗赠答,於筒中递来往。” 元 胡助 《南城试院和王子肃韵》之二:“帘外官闲深院锁,诗筒来往不嫌多。”《红楼梦》第二二回:“太监又将颁赐之物送与猜着之人,每人一个宫製诗筒,一柄茶筅。”

(2).喻指满腹诗才的诗人。 元 张可久 《折桂令·西湖怀古》曲:“飞来何处奇峰,笑引吟翁,醉倒诗筩。”

花信

(1) 花开的信息

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凉州》百面雷。——范成大《元夕后连阴》

花信尚早

(2) 借指女子的成年期—24 岁

归帆

指回返的船只。 唐 陈子昂 《白帝城怀古》诗:“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唐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吟想

(1).沉吟想念。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序》:“方解缨络,永託兹岭,不任吟想之至,聊奋藻以散怀。”

(2).吟味深思。 唐 封希颜 《六艺赋》:“散琴书以吟想,多六艺之为仪。” 清 吴敏树 《听雨楼记》:“昔 眉山 苏 氏兄弟,少时诵 唐 人诗语,而有风雨对牀之约,其后各宦游四方,终身吟想其语,以相嘆息。”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其中

那里面;那中间

乐在其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