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二首

作者:徐凝 朝代:唐代

避暑二首原文

一株金染密,数亩碧鲜疏。
避暑临溪坐,何妨直钓鱼。
斑多筒簟冷,发少角冠清。
避暑长林下,寒蝉又有声。

诗词问答

问:避暑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徐凝
问:避暑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避暑二首是什么体裁?答:五绝
问:徐凝的名句有哪些?答:徐凝名句大全

徐凝避暑二首书法欣赏

徐凝避暑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避暑二首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474-14

参考注释

碧鲜

(1).青翠鲜润的颜色。 唐 杜甫 《槐叶冷淘》诗:“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张逢》:“忽有一段细草,纵广百餘步,碧鲜可爱。”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天镜园》:“ 天镜园 浴鳧堂 ,高槐深竹,樾暗千层……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緑,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2).语出 晋 左思 《吴都赋》:“檀欒嬋娟,玉润碧鲜。”原用以形容竹的色泽。后因以“碧鲜”为竹的别名。《旧五代史·周书·扈载传》:“ 载 因游 相国寺 ,见庭竹可爱,作《碧鲜赋》题其壁。” 宋 范仲淹 《寄题孙氏碧鲜亭》诗:“天地何风流,復生 王子猷 ,黄金买碧鲜,緑玉排清秋。”

避暑

(1) 到凉爽的地方度过炎热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钓鱼

用钓具捕鱼

筒簟

竹席。 唐 张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一:“风前卷筒簟,雨里脱荷衣。” 唐 元稹 《景申秋》诗之三:“枕倾筒簟滑,幔颭案灯飜。”

角冠

(1).道冠。 唐 王建 《赠王屋道士赴诏》诗:“玉皇符到下天坛,玳瑁头簪白角冠。” 唐 张萧远 《送宫人入道》诗:“师主与收珠翠后,君王看戴角冠时。”

(2). 宋 代时行的一种白角制的女冠。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器用》:“ 济州 金乡县 发一古冢,乃 汉 大司徒 朱鮪 墓……妇人亦有如今之垂肩冠者,如近年所服角冠,两翼抱面,下垂及肩,略无小异。”参阅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四。

长林

(1).高大的树林。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涉兰圃,登重基。背长林,翳华芝。” 晋 陆机 《赴洛》诗之一:“南望泣玄渚,北迈涉长林。”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满目雪色长林,欣欣然迎着我这万里羁客。”

(2).喻隐逸者的居处。 南朝 宋 范晔 《乐游应诏诗》:“探己谢丹黻,感事怀长林。” 明 高启 《松隐为爱叔能赋》:“我今身似浮云閒,正合著在长林间。”参见“ 长林丰草 ”。

寒蝉

(1) 天冷后不叫或低鸣的蝉

(2) 蝉的一种,身体小,黑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翅膀透明。雄的有发音器,夏末秋初时在树上叫

寒蝉凄切。——宋· 柳永《雨霖铃》

有声

有声誉;著称。《诗·大雅·文王有声》:“ 文王 有声,遹骏有声。”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张耳 之贤,有声 梁 魏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秦中丞》:“ 沉 登甲戌进士,授 粤 之 顺德 令,以清峻称。入为郎,出为守,俱有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