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崔山人别业

作者:储光羲 朝代:唐代

题崔山人别业原文

南阳隐居者,筑室丹溪源。
溪冷惧秋晏,室寒欣景暾。
山鸡鸣菌阁,水雾入衡门。
东岭或舒啸,北窗时讨论。
封君渭阳竹,逸士汉阴园。
何必崆峒上,独为尧所尊。

诗词问答

问:题崔山人别业的作者是谁?答:储光羲
问:题崔山人别业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题崔山人别业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储光羲的名句有哪些?答:储光羲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137_8

参考注释

南阳

郡名,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一带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隐居

退居乡里,不肯出仕。退居山野

隐居之室。——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筑室

(1).建筑屋舍。《诗·大雅·緜》:“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唐 储光羲 《田家杂兴》诗:“筑室既相邻,向田復同道。”《宋史·苏轼传》:“ 軾 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於 东坡 ,自号‘东坡居士’。”《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於是 真君 辞了 郭璞 ,择取吉日,挈家父母妻子凡数十口,徙於 西山 ,筑室而居焉。”

(2).见“ 筑室道谋 ”。

丹溪

亦作“ 丹溪 ”。谓仙人居住的地方。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却俭等事》:“适不死之国,国即丹谿。其人浮游列缺,翱翔倒景。” 晋 郭璞 《游仙诗》之四:“虽欲腾丹谿,云螭非我驾。” 唐 温庭筠 《赠张鍊师》诗:“丹溪药尽变仙骨,清洛月寒吹玉笙。”

秋晏

指晚秋。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送坠叶於秋晏,迟含萼於春初。”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如何乘苦心,矧復值秋晏。”《太平御览》卷二五引此诗作“秋宴”。 唐 储光羲 《至闲居精舍呈正上人》诗:“秋宴景气迥,皛明丹素功。”

鸡鸣

(1).鸡叫。常指天明之前。《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 清 顾炎武 《燕中赠钱编修秉镫》诗:“ 燕 市鸡鸣动客轮,九门驰道足黄尘。” 鲁迅 《秋夜有感》诗:“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

(2).《世说新语·赏誉》“ 刘琨 称 祖车骑 为朗诣”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逖 ( 祖逖 )与司空 刘琨 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与 琨 同辟 司州 主簿,情好绸繆,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恶声也。’每语世事,则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共起,吾与足下相避中原耳。’”事又见《晋书·祖逖传》。后以“鸡鸣”为身逢乱世当及时奋起之典。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虎啸俟腾跃,鸡鸣遭乱离。”

菌阁

形如菌状之阁。 汉 王褒 《九怀·匡机》:“菌阁兮蕙楼,观道兮从横。” 南朝 齐 谢朓 《游东田》诗:“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清 吴伟业 《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菌阁迎寒葺,茅亭带雨苫。”

水雾

由一水体表面上升起来的轻雾或雾汽

舒啸

亦作“ 舒歗 ”。犹长啸。放声歌啸。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唐 储光羲 《题崔山人别业》诗:“东岭或舒啸,北窗时讨论。” 宋 张孝祥 《临江仙·寄静江三故人》词:“尚念论心舒歗否?只今湖海相望。” 元 张可久 《山坡羊·感旧》曲:“凭高凝眺,临风舒啸。”

讨论

就某事相互表明见解或论证

内阁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法律草案

封君

(1).受有封邑的贵族。 秦 汉 以后,亦及妇女。《韩非子·和氏》:“昔者 吴起 教 楚悼王 以 楚国 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偪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汉书·食货志下》:“封君皆氐首仰给焉。” 颜师古 注:“封君,受封邑者,谓公主及列侯之属也。” 明 方孝孺 《遗安堂记》:“古之君子居乎位者众矣,其子孙食有餘泽,大者或为封君,远者或数十世而不坠。”参阅《通典·职官十六》。

(2).封建时代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者。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他父亲是个白衣封君,还是当今的仕宦?”

渭阳

(1).《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 渭阳 。” 朱熹 集传:“舅氏, 秦康公 之舅, 晋公子 重耳 也。出亡在外, 穆公 召而纳之。时 康公 为太子,送之 渭 阳而作此诗。”后因以“渭阳”为表示甥舅情谊之典。 唐 杜甫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寒空 巫峡 曙,落日 渭 阳情。”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吾父与君有 渭 阳之谊,欲媳 青君 谅无不允。”

(2).舅父的代称。 唐 李匡乂 《资暇集·渭阳》:“徵舅氏事,必用 渭 阳,前辈名公,往往亦然。”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 唐 毕相諴 ,家本寒微,其 渭 阳为 太湖县 伍伯。” 清 方文 《石臼访韩元长》诗:“金石千年事,幽灵仰 渭 阳。”自注:“ 梅解三 , 韩 甥也。其遗集可传,予欲 元长 梓行之。”

逸士

节行高逸之士,隐逸者。《后汉书·逸民传·高凤传论》:“先大夫 宣侯 尝以讲道餘隙,寓乎逸士之篇。” 唐 白居易 《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 商岭 老人自追逐, 蓬丘 逸士相逢迎。”《红楼梦》第二回:“若坐於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 闻一多 《忆菊》诗:“啊!东方底花,骚人逸士底花呀!”

汉阴

(1). 汉水 南岸。《庄子·天地》:“ 子贡 南游於 楚 ,反於 晋 ,过 汉 阴。” 成玄英 疏:“ 汉 阴, 汉水 之阴。水南曰阴。” 南朝 梁 江淹 《为建平王聘隐逸教》:“挹 於陵 之操,想 汉 阴之高。” 唐 杜甫 《喜晴》诗:“ 汉 阴有 鹿门 ,沧海有灵查。” 明 唐顺之 《秋夜》诗:“ 汉 阴鲜机械, 河上 多道情。”

(2).县名。在 陕西省 南部。 后汉 置 汉阴县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汉中 城,又南有 汉阴 城。相传 吕后 所居胜览。”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崆峒

(1)

(2) 山名,在甘肃

(3) 岛名,在山东

(4) 指仙山

此去定教扶圣主,将军真可倚崆峒。——《杨家将演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