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

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原文

谷深不见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之。
解脱清香本无染,更因一嗅识真如。
老僧似识众生病,久在山中养药苗。
白术黄精远相寄,知非象马费柔调。

诗词问答

问:《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苏辙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书法作品欣赏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生处

(1).生长的地方。 唐 李咸用 《苔》诗:“几年风雨跡,叠在石孱颜。生处景长静,看来情儘閒。” 金 元好问 《野谷道中怀昭禅师》诗:“説向阿师应被笑,人生生处果难忘。” 元 曹之谦 《送李郭二子还乡》诗:“丧乱身为客,淹流泪满衣。亦知生处乐,未卜有年归。”

(2).指聚集之处。 唐 杜牧 《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3).佛教谓转世轮回之处。《魏书·释老志》:“善恶生处凡有六道焉。”

(4).指转生之处。 元 觉岸 《释氏稽古略》卷二:“﹝ 道安法师 ﹞正月晦日命门徒具浴。忽有异僧出入隙中。 安 以生处问之,僧指西北,云即开,见楼阁如幻出,曰:‘彼兜率天也。’”

(5).产地。 清 翟灏 《通俗编·货财》:“生处不如聚处。”

追逐

指迅速积极地追寻逃跑的东西

有如瘦狗追逐一些因受袭击而哀鸣的小动物

微风

(1).轻微的风。《荀子·解蔽》:“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於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汉 班婕妤 《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宋 范成大 《春晚》诗之二:“微风尽日吹芳草,蝴蝶双双贴地飞。” 清 刘纯熙 《日暮》诗:“宿鸟树高下,微风云重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绿色的绣有和平鸽的旗帜,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风里轻轻地飘荡。”

(2).指日趋衰微的风俗。 唐 杜甫 《杜鹃行》:“ 蜀 人闻之皆起立,至今相效传微风。”微,一本作“ 遗 ”。

解脱

(1) 佛教指脱离苦恼,自在无碍

果解脱否。——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甩掉;脱身

诸事纷扰,使他无以解脱

(3) 开脱

为人解脱罪责

清香

清淡的香味

则有荷叶之清香。——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无染

佛教语。谓性本洁净,无沾污垢。 晋 道安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序》:“从始发意,逮一切智曲成决,著八地无染,谓之智也。” 唐 刘禹锡 《送慧则法师上都因呈广宣上人》诗引:“以为尽妙理者莫如法门,变凡夫者莫如佛土,悟无染者莫如散花。” 唐 张祜 《题赠志凝上人》诗:“悟色身无染,观空事不生。”

真如

佛教语。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译。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与实相、法界等同义。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制旨大集经讲疏启》:“同真如而无尽,与日月而俱悬。”《成唯识论》卷九:“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明 屠隆 《昙花记·西游净土》:“霞幢被,宝座趺,灵光随处现真如。”《红楼梦》第八七回:“屏息垂帘,跏趺坐下,断除妄想,趋向真如。” 范文澜 《唐代佛数·佛教各派》:“事物生灭变化,都不离真如。故真如即万法(事物),万法即真如。真如与万法,无碍融通。”

老僧

(1).年老的和尚。 唐 韩愈 《与孟简尚书书》:“ 潮州 时,有一老僧号 大颠 ,颇聪明,识道理。” 宋 陆游 《夏夜泛舟书所见》诗:“山房犹復畏炎蒸,长掩柴门媿老僧。” 清 郑燮 《题画兰二十一则》之七:“昔游 天目山 ,与老僧坐密室中,闻幽兰香,不知所出。”

(2).老和尚自称。《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老僧与檀越又有一段因缘,愿投宅上为儿,以报盖棺之德。”《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居士,你但放心,説兇得吉。你若果有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

众生

(1) 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

芸芸众生

(2) 〈方〉∶畜生

白术

(1) 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单叶,狭长,花紫色,头状花序

(2) 用作中药的白术的根茎。味甘、苦,性温。入脾、胃经。健脾,和中,燥湿,利水。主治脾虚食少倦怠、消化不良、虚胀、泄泻、痰饮、水肿、胎动不安

黄精

(1).黄土之精。指土德。《后汉书·李云传》:“ 高祖 受命,至今三百六十四岁,君期一周,当有黄精代见,姓 陈 、 项 、 虞 、 田 、 许氏 ,不可令此人居太尉、太傅典兵之官。” 李贤 注:“黄精谓 魏氏 将兴也。 陈 、 项 、 虞 、 田 并 舜 之后。 舜 土德,亦尚黄,故忌也。” 晋 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景灵垂祐,黄精协符。” 清 王夫之 《南岳赋》:“结天元以纽灵,扢阳冶之鸿施。母黄精之函载,焫相见于重离。”

(2).药草名。多年生草本,中医以根茎入药。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又闻道士遗言,饵朮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黄精》:“黄芝、戊己芝、菟竹……黄精为服食要药,故《别録》列于草部之首,仙家以为芝草之类,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谓之黄精。”《恨海》第七回:“我一月以来,只吃些熟地黄精之类当饭,噙点乌梅代茶。”

知非

(1).五十岁的代称。《淮南子·原道训》:“故 蘧伯玉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后因以“知非”称五十岁。 唐 白居易 《自咏》:“诚知此事非,又过知非年。”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余自少 陆机 作赋之二年,至过 蘧瑗 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 清 钮琇 《觚賸·除夜觇士》:“﹝ 陈楚产 ﹞齿踰知非,始补弟子员。”

(2).省悟以往的错误。 唐 赵嘏 《东归道中》诗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宁调元 《东蜕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遥想待他年。”

象马

(1).象和马,后常指骑乘。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捨资财若遗跡。”一说指财富。见 范祥雍 校注。 南朝 梁 僧祐 《释迦谱》卷一:“即以金银杂宝,象马车乘及以村邑,而用供给此婆罗门。”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加以象马无恡,衣裘是捨。春园柳路,变入禪林;蚕月桑津,迴成定水。” 唐 刘禹锡 《送僧仲剬东游兼寄呈灵澈上人》诗:“前时学得经论成,奔驰象马开禪扃。”

(2).指海象与海马。 章炳麟 《訄书·原变》:“鼠游於火,忍热甚也;海有象马,嘘吸善也。”

柔调

温和地调治。《三国志·魏志·董昭传》:“窃见当今年少,不復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又何患其不知己矣,但当吞之以药而柔调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