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作者:周邦彦 朝代:宋代

浣溪沙原文

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游蜂酿蜜窃香归。
 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沈微,一春须有忆人时。

诗词问答

问:浣溪沙的作者是谁?答:周邦彦
问:浣溪沙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浣溪沙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周邦彦的名句有哪些?答:周邦彦名句大全

周邦彦浣溪沙书法欣赏

周邦彦浣溪沙书法作品欣赏
浣溪沙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

译文
雨后几朵残花还湿漉漉地挂在枝头,没有随风酿散凋落。一带疏篱,透进星星点点的斜晖。那些窃香酿蜜的蜂儿游荡够了,都忙着回窠了。
房屋中空寂无人,只有窗外的竹树在晚风中摇摆。薰衣的香篝里,水沉的香气经过一晖天,已经变得很稀薄了。屋中主人在晖个春天中总有怀人的时候吧!

注释
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一作《浣溪沙》,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平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
残红:凋残的花,落花。
斜晖:亦作“斜辉”。指傍晚西斜的阳光。
游蜂:酿来酿去的蜜蜂。

诗文赏析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由景生情,抒写闺中女子暮春怀人的情思,最后以情语作结。全词前五句,句句景语,致语,成独立画面,又句句含情,蕴藉,彼此有机关联。在这有机相联的美丽画面中,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上片写暮春时节一个雨后黄昏的景色。首句写春雨刚过,落红满地,沾地不起。次句写一带疏篱,透过了星星点点的斜晖 。“残红”点明春暮 ,“斜晖”点明日暮。春残、日暮,再加上暂留枝头的残红、转瞬即逝的斜晖,这一切物象,暗示出闺中伤春怀人女子之凄婉、寂寞。
第三句写蜜蜂采花归来。游蜂采花酿蜜,本身就标志着春天的活泼生机和散发着欢乐的青春气息;它在傍晚时分窃香满载而归,更标志着春天的收获和美好的归宿 。这对于向往着青春欢乐的女主人公来说,又是一种撩拨和刺激 。“窃香”二字,还包蕴着某种爱情上的暗示。如果说,前两句是用春残日暮的景象正面烘托,那么这一句便是用富于活力的物象反面补托。手法不同,目的却是一致的。
下阕由景及情,即景生情。过片上句写室外风竹成韵,但所待之人未归,徒增思念者的寂寞无聊;下句写室内的沉香经过一天的燃点 ,已经变得微弱了,女主人公却无兴致再添香。这些细节描写,烘托了闺中人意的落寞无聊、涩滞不宁。末句“一春须有忆人时 ”“以情语作结,意谓整个春天只好在怀人的苦闷相思中度过。这一结尾,包含无限深意,给人以言尽而意未尽之感。
这首词通过层层铺叙渲染,创造出一个充满寂寞无聊、空虚惆怅气氛的环境,有力地烘托出金屋女主人公的伤春怀人意绪 。末句以作者的口吻侧面虚点,与“良辰美景奈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慨叹有异曲同工之妙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评论发表评论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