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

作者:洪咨夔 朝代:宋代

入山原文

箯舆轧幽径,乔松矫疏花。
好鸟媚嘉荫,圆吭咽清笳。
膏畦走秧马,茅檐嘶茧车。
谁知天下东,尽属山人家。
桥横涧水断,寺古林屋斜。
铭架镇法鼓,诗碑记煎茶。
尊者俨如故,天奎失龙蛇。
划然小窗开,五蕊撑谽谺。
斗酒软两脚,捷步穷烟霞。

诗词问答

问:入山的作者是谁?答:洪咨夔
问:入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洪咨夔的名句有哪些?答:洪咨夔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箯舆

竹舆;竹轿。《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上使 泄公 持节问之箯舆前。”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舆如今舆牀,人舆以行。” 宋 王安石 《雨花台》诗:“箯舆却走垂杨陌,已载寒云一两星。” 清 黄遵宪 《放归》诗:“此地可能容复壁?无人肯就问箯舆。”

幽径

亦作“ 幽逕 ”。僻静的小路。 唐 王绩 《赠李徵君大寿》诗:“ 灞陵 幽径近, 磻谿 隐路长。” 宋 杨万里 《春晴怀故园海棠》诗:“一番过雨来幽逕,无数新禽有喜声。” 陈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诗:“林深树广,幽径纵横。”

乔松

(1).高大的松树。《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汉 马融 《广成颂》:“陵乔松,履脩樠;踔攳枝,杪标端;尾苍蜼,掎玄猨;木产尽,寓属单。” 明 沉鲸 《双珠记·人珠还合》:“特俾丝萝,得附乔松。”

(2).古代传说中 王子乔 和 赤松子 的并称。两人均为传说中的仙人。《战国策·秦策三》:“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 伯夷 之廉,长为 应侯 ,世世称孤,而有 乔 松 之寿。”《三国志·魏志·董昭传》:“居有 泰山 之固,身为 乔 松 之偶。”《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但存忠孝节,何必寿 乔 松 。”

吭咽

咽喉。比喻交通要冲。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盖其地并踞 武昌 上游,席建瓴之势,而 宜昌 尤扼 川 楚 吭咽。”

清笳

谓凄清的胡笳声。 南朝 齐 谢朓 《随王鼓吹曲》之七:“寥戾清笳转,萧条边马烦。” 唐 杜甫 《洛阳》诗:“清笳去宫闕,翠盖出关山。” 清 马銮 《文姬》诗:“月下清笳欲别难,归来又促嫁衣看。”《花月痕》第五回:“寒角清笳,月冷 胭脂山 下。”

秧马

古代农民拔秧时所坐的器具。形如船,底平滑,首尾上翘,利于秧田中滑移。 宋 苏轼 《秧马歌引》:“﹝予昔游 武昌 ,见农夫皆骑秧马﹞日行千畦,较之傴僂而作者劳佚相絶矣。” 宋 陆游 《春日小园杂赋》:“自此年光应更好,日驱秧马听繅车。” 清 赵翼 《横塘曲》:“朝行秧马宵呼犊,不抵清歌侑一觴。”

茅檐

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人家

(1) 代词,指说话人或听话人以外的人

人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2) 代词,指某个人或某些人

把信给人家送去

(3) 代词,指说话者本人

人家等你半天了

林屋

山名。道教十大洞天之一。在 江苏 吴县 洞庭西山 (古称 包山 )。周围四百里,号称“元神幽虚之洞天”。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洞庭山 有宫五门,东通 林屋 ,西达 蛾眉 ,南接 罗浮 ,北连 岱岳 。”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入林屋洞》:“知名十小天, 林屋 当第九。” 元 顾瑛 《送郑同夫归豫章分题得洞庭湖》诗:“ 神禹 书藏 林屋 里,仙人诗刻石屏前。” 明 高启 《洞庭山》诗:“中有 林屋 仙所都,银房石室开金铺。”

法鼓

佛教法器之一。举行法事时用以集众唱赞的大鼓。亦指禅寺法堂东北角之鼓,与茶鼓相对。《法华经·化城喻品》:“击于 * 鼓,而吹 * 螺。”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法鼓琅以振响,众香馥以扬烟。” 唐 李白 《登瓦官阁》诗:“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红楼梦》第十五回:“早又前面法鼓金鐃,幢幡宝盖: 铁欖寺 中僧众摆列路旁。” 赵朴初 《东京大街上大步踏》诗:“广播车在前面讲着话,僧人的法鼓在后面打。”

诗碑

名胜中刻诗的石碑

煎茶

烹茶。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饮茶》:“自 邹 、 齐 、 沧 、 棣 ,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 五代 孟贯 《赠栖隐洞潭先生》诗:“石泉春酿酒,松火夜煎茶。”

尊者

(1).称辈分或地位高的人。《礼记·丧服小记》:“养尊者必易服,养卑者否。” 郑玄 注:“尊谓父兄,卑谓子弟之属。”《公羊传·闵公元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今 吴 人子弟稍长便不欲人呼其小名,虽尊者亦以行第呼之矣。”

(2).佛教语。梵语“阿梨耶”意译为尊者、圣者。亦泛指具有较高的德行、智慧的僧人。 宋 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尊者,谓腊高德重,为人所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却説西方 双摩訶池 边有几个洞天……凡是洞中各有一个尊者在内,做洞主。” 鲁迅 《集外集·<痴华鬘>题记》:“尊者造论,虽以 * 为心,譬故事於树叶,而言必及法,反多拘牵。”

俨如

(1).端庄貌。《新唐书·郭元振传》:“自朝还,对亲欣欣,退就室,儼如也。”

(2).宛如,好象。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民有积粟,野无饿殍,鷄犬牛羊散被草野,富庶充实,儼如承平之世。” 清 李天馥 《<溉堂诗集>序》:“鬚眉毕白,儼如 商洛 之就聘者。” 郭沫若 《苏联纪行》:“彼此本不相识,但国外相逢俨如旧友。”

龙蛇

比喻非常的人物

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杜预注:“言非常之地,各生非常之物。”

划然

(1).象声形容词。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至一大门……门有数人俯伏而候。门人示金印、读玉简,划然开门。”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竹青》:“无何, 竹青 出,命众手为缓结,觉羽毛划然尽脱。”

(2).忽然;突然。 唐 韩愈 《听颖师弹琴》诗:“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叶圣陶 《城中·病夫》:“站长嘴里的叫笛蘧……一响,繁杂的喧声便划然而息,整个车站让异样的沉默笼罩着。”

(3).界限分明貌。 清 王夫之 《尚书引义·说命中》:“ 宋 诸先儒欲拆 陆 、 杨 ‘知行合一’、‘知不先,行不后’之説,而曰‘知先行后’,立一划然之次序。” 姚华 《论文后编》:“由此以言,则纪必务其大,记不厌其细,二者之界,划然可识。”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 春秋 和 战国 是划然不同的两个时代。”

(4).犹豁然。开朗貌。 明 王思任 《徐霞客传》:“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

小窗

苔藓虫群体交叉分枝之间的一种有花边的网格

谽谺

(1).山谷空旷貌。 唐 卢照邻 《五悲·悲昔游》:“当谽谺之洞壑,临决咽之奔泉。” 清 厉鹗 《二月十七日重游洞霄宫探大涤洞天》诗:“穿尽幽篁履苔石,惊见谽谺洞门坼。”参见“ 谽呀 ”。

(2).山石险峻貌。 唐 独孤及 《招北客文》:“其北则有劒山巉巉,天凿之门,二壁谽谺,高岸嶙峋。” 清 金志章 《钤山行》:“ 鈐山 四绕青谽谺, 袁江 一綫盘脩虵。”

(3).犹闪烁。 唐 杜甫 《柴门》诗:“长影没窈窕,餘光散谽谺。” 清 赵执信 《平度州道中望东北诸山》诗:“臺阁嵯峨布空曲,浮金炫碧生谽谺。”

(4).中空貌。 清 史夔 《弘济寺》诗:“戌削寒侵袂,谽谺树隐门。” 清 谭嗣同 《城南思旧铭并叙》:“加北俗多忌,厝棺中野,雨日蚀漏,谽谺洞开。”

斗酒

亦作“鬭酒”。比酒量。 唐 杜牧 《街西长句》:“游骑偶同人鬭酒,名园相倚杏交花。” 清 陈维崧 《菩萨蛮·为竹逸题徐渭文画紫牡丹》词:“年时鬭酒红栏下,一丛姹紫真如画。” 清 陈于王 《燕九竹枝词》之九:“观傍培塿氍毺新,酒市争看鬭酒人。”

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