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曾景建和谢康乐华子冈诗韵

作者:赵汝谈 朝代:宋代

原文

君言华子冈,遗迹在兹山。
阴雾虎啸谷,熙旸乌浴泉。
划疑易区界,遐集古圣坚。
丹井砂荡潏,玉林桂葱阡。
或时吹1一1箫子,来往倏飞烟。
徵谢磨不验,叩玄发奇筌。
先畴乐斯隐,荒始规后传。
小子夙慕遁,驰心结绳前。
仙路邈难期,矫首涕孱湲。
谒予愿有术,投翰三喟然。

诗词问答

问:《次曾景建和谢康乐华子冈诗韵》的作者是谁?答:赵汝谈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汝谈的名句有哪些?答:赵汝谈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遗迹

前人留下的痕迹

瞻顾遗迹。——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虎啸

(1).虎吼叫。 三国 魏 曹丕 《十五》诗:“雉雊山鸡鸣,虎啸谷风起。” 晋 陆机 《赴洛道中作》诗:“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颠。”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2).比喻英杰得时奋起,四方风从,如风虎相感。语本《易·乾》:“云从龙,风从虎。” 孔颖达 疏:“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故虎啸则谷风生,是风从虎也。”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虎啸而谷风冽,龙兴而致云气。”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龙睇大野,虎啸六合。” 唐 李白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诗:“ 子房 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旸乌

太阳。古代神话云日中有乌,故称太阳为“暘乌”。 唐 韩愈 《讼风伯》:“暘乌之仁兮,念此下民,閟其光兮,不鬪其神。” 元 方回 《和陶渊明<饮酒>诗》之二十:“风雨骤冥晦,暘乌出还新。”

区界

区别,界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昔 子政 品文,诗与歌别,故略具乐篇,以标区界。”

丹井

(1).丹石之井。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傍有丹石井,非人所凿……续人髮以为绳,汲丹井之水,久久方得升之水。”

(2).炼丹取水的井。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灵运<游山>》:“乳竇既滴沥,丹井復寥泬。” 唐 顾况 《山中》诗:“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 葛洪 丹井西。” 清 吴伟业 《送杨怀湄擢临安令》诗:“ 许椽 仙居丹井在, 谢公 游策碧云深。”

荡潏

水动荡涌出貌。 明 何景明 《九川行》:“长 江 广 汉 两盪潏,浊 涇 清 渭 中縈廻。”

涌腾起伏。 南朝 齐 张融 《海赋》:“沙屿相接,洲岛相连,东西荡潏,如满於天。”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二:“云海方荡潏,孤鳞安得寧?” 宋 苏辙 《舟中听琴》诗:“翻回荡潏有遗韵,琴意忽忽从此生。”

玉林

(1).仙境中的森林。《晋书·慕容超载记》:“始知天族多奇,玉林皆宝。”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七:“宫闕重重闭玉林, 崑崙 高闢彩云深。”

(2).谓积雪的树林。 唐 韦应物 《温泉行》:“玉林瑶雪满寒山,上昇玄阁游絳烟。” 元 欧阳玄 《灞桥风雪图》诗:“玉林琪树路漫漫,驴上凌兢两袖寒。”

(3).树林的美称。 明 何景明 《画鹤赋》:“朝翱翔於玉林,夕饮啄乎丹泉。” 明 谢谠 《四喜记·琼英闺闷》:“ 长门 春静, 昭阳 天杳,愁见玉林晴晓。” 明 金白屿 《一枝花·题姚秋涧市隐园》套曲:“玉林满耳秋声战,带 瀟 湘 万顷烟。”

或时

有时。《史记·汲郑列传》:“丞相 弘 燕见,上或时不冠。”《后汉书·朱穆传》:“及壮耽学,鋭意讲诵,或时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颠队阬岸。”《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或时看到闹处,不觉心痒,口里漏出着把来指手画脚教人,定是寻常想不到的妙着。”《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那帘内或时巧囀鶯喉,唱一两句词儿。”

来往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飞烟

(1).飘动的烟雾。 晋 支昙谛 《释文纪·灯赞》:“既明远理,亦弘近教,千灯同辉,百枝并曜,飞烟清夜,流光洞照。” 明 高启 《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诗:“不知千载竟谁主,伯气倏与飞烟收。”

(2).上等烟。 清 赵之谦 《勇卢闲诘·上品曰飞烟》:“上品曰飞烟。”原注:“飞若今 山东 飞麪之飞,曾见 乾隆 时人题蜡上字曰水磨碾上飞,水磨碾次飞。一説西洋人製鼻烟,为水磨屋碾烟草,以扫自屋顶者为上,故曰飞烟。”

不验

不切实际;不能应验。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今儒者释耒耜而学不验之语,旷日弥久而无益于理。” 唐 贾公彦 《序周礼废兴》:“ 林孝存 以为 武帝 知 周 官末世瀆乱不验之书。”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徐双英》:“此前人所传遁甲诸符咒,习之每多不验。”

玄发

(1).黑发。 汉 蔡邕 《青衣赋》:“玄髮光润,领如螬蠐。” 唐 宋之问 《入泷州江》诗:“镜愁玄髮改,心负紫芝荣。” 清 方文 《无题》诗:“何必高高髻,玄髮盘几曲。”

(2).指少年。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三:“玄髮发朱颜,睇眄有光华。”《文选·谢惠连<秋怀>诗》:“各勉玄髮欢,无貽白首叹。” 吕延济 注:“玄髮,少年也。”

先畴

先人所遗的田地。《文选·班固<西都赋>》:“士食旧德之名氏,农服先畴之畎亩。” 吕延济 注:“先畴,先人畎亩。” 唐 张说 《东都酺宴》诗序:“朝荣旧德之序,野赖先畴之业。” 清 顾炎武 《桃花溪歌赠陈处士梅》:“嘉蔬名木本先畴,海志山经成外史。”

后传

继前传所作的传。《后汉书·班彪传》:“ 彪 乃继採前史遗事,傍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因斟酌前史而讥正得失。”

小子

(1) 年幼的男孩子

他有两个小子

(2) 儿子,小儿子

(3) 家伙——含有轻蔑意

(4) 长辈称晚辈

小子无所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夙慕

旧有的慕求;平素的爱慕。 宋 陆游 《文章》诗:“士生千载后,夙慕当自力。如其不能然,归哉事耕织。”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公主·尚主见斥》:“ 高 ( 高中元 )时已伟躯干,美鬚髯,儼然 河北 仓父,无復少年姿态,主夙慕顿尽,伉儷遂加篤。”

驰心

谓心之向往如车马驱驰。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至止之日,驰心輦轂。” 南朝 齐 王融 《奉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之五:“送目乱前华,驰心迷旧婉。” 唐 刘禹锡 《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护塞无南牧,驰心拱北辰。” 元 吾丘衍 《古诗一首送翼之回吴》:“两地各相望,驰心互奔倾。”

结绳

在文字产生以前古人用绳子结扣来记事,相传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现在某些没有文字的民族还有用结绳来记事的

仙路

(1).登仙之路。 唐 李赤 《灵墟山》诗:“ 丁令 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2).宫禁中的道路。 唐 沉佺期 《再入道场纪事应制》诗:“行随香輦登仙路,坐近炉烟讲法筵。”

矫首

(1).昂首;抬头。 唐 杜甫 《又上后园山脚》诗:“穷秋立 日观 ,矫首望八荒。” 金 元好问 《出京》诗:“矫首孤云飞,西南路何永。” 清 金农 《寄丁敬》诗:“何年共幽览,矫首海鸥群。”

(2).昂昂然自得貌。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至於駑蹇矫首於琱輦,駥驥委牧乎林坰,彼已尸禄,邦国殄瘁。” 宋 范仲淹 《祭蔡侍郎文》:“初矫首於王庭,冠天下之英雄。”《明史·李植江东之等传赞》:“ 李植 、 江东之 诸人,风节自许,矫首抗俗,意气横厉,抵排羣枉。”

喟然

形容叹气的样子

孔明喟然叹曰:“臣自出茅庐,得遇大王,相随至今,言听计从。”——《三国演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