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怀素自叙真迹卷·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僧怀素自叙真迹卷·其二原文

云中龙爪不模糊,妙法曾经悟担夫。

豪宕精神枯淡志,恍看李氏醉僧图。

诗词问答

问:僧怀素自叙真迹卷·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僧怀素自叙真迹卷·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僧怀素自叙真迹卷·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九

参考注释

云中

(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楚辞·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王逸 注:“云中,云神所居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四·王子乔》:“ 王子乔 ,参驾白鹿云中遨。” 宋 柳永 《玉蝴蝶》词:“云中鼓吹,游徧 蓬莱 。”

(2).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 宋 严参 《沁园春·自适》词:“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启 《寓感》诗之十六:“ 蜀 琴有奇纹,本是枯桐枝……曾持荐 黄帝 ,云中奏《咸池》。”

(4).古郡名。原为 战国 赵 地, 秦 时置郡,治所在 云中县 (今 内蒙古 托克托 东北)。 汉 代辖境较小。有时泛指边关。《韩非子·喻老》:“故虽有 代 、 云中 之乐,超然已无 赵 矣。”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要途问边急,杂虏入 云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备兵大同》诗之二:“知有 冯唐 论将略,不令 魏尚 久 云中 。”

(5).古 云梦泽 。《左传·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济 江 ,入于 云中 。” 杜预 注:“入 云梦泽 中。” 杨伯峻 注:“传説 云梦泽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云梦 。”

龙爪

(1).龙的爪。喻指天子的手。 元 张宪 《太真明皇并笛图》诗:“风生龙爪玉星香,露溼樱脣金缕长。”

(2).书体名。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文字》:“ 南齐 萧子良 撰古文之书五十二种,鵠头、蚊脚、悬针、垂露、龙爪……皆状其体势而为之名,虽义涉浮浅,亦书家之前流也。”参见“ 龙爪书 ”。

(3).挖泥用的工具。《宋书·河渠志二》:“有选人 李公义 者,献铁龙爪扬泥车法以濬河。”

模糊

(1) 轮廓模糊不清

模糊人影

(2) 强调难以辨认

字迹已经模糊了

妙法

(1) 巧妙的办法或权宜之计

一种特别的妙法使他父亲的房子有了电灯而不用花钱

(2) 佛教指义理深远的佛法

曾经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情况是以前某段时间存在或发生过的,动词后面往往有助词“过”

我曾经做过小学教师

我曾经到过北京

担夫

旧时以挑运货物行李为职业的人。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秘书少监王公墓志铭》:“ 韩侘胄 死,缘坐窜流 衢 信 道中不絶,至无担夫可雇。” 金 秦略 《穀靡靡》诗:“请君沿路看担夫,汗颗多於所担米。”

豪宕

见“ 豪荡 ”。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枯淡

(1).指朴素淡泊的生活。 宋 黄庭坚 《谢荣绪割獐见贻》诗之二:“二十餘年枯淡过,病来筯下剧甘肥。”《宋史·儒林传六·郑樵》:“平生甘枯淡,乐施与。”《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他今在空门枯淡,必有恨我之意。” 郁达夫 《和刘大杰<秋兴>》:“旧梦豪华已化烟,渐趋枯淡入中年。”

(2).质朴平淡。多指诗文风格。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五柳先生下》:“予观古今诗人,惟 韦苏州 得其清闲,尚不得其枯淡。” 清 黄宗羲 《<吕胜千诗集>题辞》:“古者才人逸士,或寄傲於山川,或移情於花鸟。向使逐物而流,中藏汨然,其诗必中边枯淡。” 林纾 《国朝文序》:“经生之文朴,往往流入於枯淡;史家之文,则又隳突恣肆,无復规检:二者均不足以明道。”

醉僧

指 唐 代书法家 怀素 。 唐 苏涣 《赠零陵僧》诗:“琅诵□句三百字,何似 醉僧 颠復狂。” 宋 陆游 《草书歌》:“心空万象提寸毫,睥睨 醉僧 窥长史。” 钱仲联 校注:“醉僧指 唐 怀素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