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逐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放逐原文

放逐虽惭处士高,笑谭未减少年豪。
青山随处有三窟,白首今年无二毛。
正得筇枝为老伴,尽将书帙付儿曹。
饮酣自足称名士,安用辛勤读楚骚。

诗词问答

问:放逐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放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陆游放逐书法欣赏

陆游放逐书法作品欣赏
放逐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放逐

古时候把被判罪的人流放到边远地方

这位大臣在被放逐之后,活得比他的大仇敌还长

处士

(1).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杨朱 、 墨翟 之言盈天下。”《后汉书·方术传论》:“ 李固 、 朱穆 等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於用,故其所以然也。” 唐 元稹 《中书省议举县令状》:“又云见任官及处士、散试官,并请停集。” 汪洋 《寿静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韵》:“ 谢公 霖雨苍生望,失笑 东山 处士多。”

(2).星名。即少微星。《晋书·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参见“ 少2微 ”。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随处

到处;处处

只要有一粒种了,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松树的风格》

三窟

三个洞穴。《战国策·齐策四》:“ 冯諼 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復凿二窟。’”后以喻多种图安避祸的方法。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深蒙 薛公 折节之礼,而无 冯諼 三窟之效。” 宋 苏轼 《再用前韵寄莘老》:“君不见 夷甫 开三窟,不如 长康 号痴絶。”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他得救之后,无非以为占了便宜,何尝改悔;并且因为是早已营就三窟,又善于钻谋的,所以不多时,也就依然声势赫奕,作恶又如先前一样。”

白首

(1).犹白发。表示年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 范雎 、 蔡泽 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説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説力少也。” 前蜀 韦庄 《与东吴生相遇》诗:“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元 钱应庚 《春草碧·次韵酬复孺》词:“西园长记前游,乘兴重来看兰药。白首友於情,同忧乐。”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三折:“青春易迈,白首无成。独坐无聊,老怀难遣。” 清 吴敬梓 《移家赋》:“羡白首之词臣,久赤墀之记注。”

(2).谓男女相爱誓愿白头偕老。 宋 陈师道 《送内》诗:“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 明 何景明 《送崔氏》诗:“深言匪曲衷,白首为所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纯洁的初恋,信托的心,白首的约,不辞的别。”

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无二

(1).谓没有异心。《左传·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

(2).独一无二。《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诛 成安君 ,徇 赵 ,脇燕,定 齐 ,南摧 楚 人之兵二十万,东杀 龙且 ,西乡以报,此所谓功无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汉书·谷永传》:“将军履上将之位,食膏腴之都,任 周召 之职,拥天下之枢,可谓富贵之极,人臣无二。” 汉 王充 《论衡·恢国》:“前世龙见不双,芝生无二,甘露一降。”

(3).没有两样,相同。《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个秀才情知是他父亲被害了……次日到街上往来察听,三三两两几处説来,一般无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諦视布灰之处,手迹足迹,宛然与生时无二。”

筇枝

筇竹杖。 唐 张祜 《赠僧云栖》诗:“麈尾与筇枝,几年离石坛。” 宋 陆游 《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诗:“百年醉魂吹不醒,飘飘风袖筇枝横。” 宋 陆游 《游西村》诗:“药笈可赊山店酒,筇枝时打野僧门。”参见“ 筇竹杖 ”。

老伴

老年夫妻相互之间的称谓

书帙

(1).亦作“ 书袠 ”。书卷的外套。 晋 王嘉 《拾遗记·秦始皇》:“二人每假食於路,剥树皮编以为书帙,以盛天下良书。”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上犊车蓬軬,及糊屏风书袠,令不生虫。”

(2).泛指书籍。 宋 苏辙 《南窗》诗:“西斋书帙乱,南窗初日升。” 明 李贽 《与焦漪园》:“偶开书帙欲以散闷,而奇字奥义,无从问卜,反增闷耳。” 清 龚自珍 《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诗之五:“回首外家书帙散,大儒门祚古难躋。”

儿曹

泛指晚辈的孩子们

自足

(1) 自我满足

(2) 自己觉得满意

称名

(1).列举的物名。《易·繫辞下》:“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 孔颖达 疏:“‘其称名也小’者,言《易》辞所称物名多细小,若见豕负涂噬腊肉之属,是其辞碎小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观夫兴之托喻,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

(2).称呼名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昔者王侯自称孤寡不穀,自兹以降,虽 孔子 圣师与门人言皆称名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四年》:“ 魏 主称名为书告哀於 高肇 ,且召之还。”

(3).称号。 章炳麟 《文学说例》:“若乃雅俗称名,新故杂用,是寧有厉禁耶?”

辛勤

勤劳而肯于吃苦

楚骚

(1).指 战国 楚 屈原 所作的《离骚》。 南朝 梁 裴子野 《雕虫论》:“若悱惻芳芬, 楚 骚为之祖;靡漫容与, 相如 扣其音。” 宋 苏轼 《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之三:“词锋虽作 楚 骚寒,德意还同 汉 詔宽。” 明 丘濬 《过采石吊李谪仙》诗:“岸芷汀兰无限意,临风三復 楚 骚文。”

(2).泛指《楚辞》。 清 沉德潜 《<古诗源>序》:“兹復溯 隋 陈 而上,极乎 黄轩 ,凡‘三百篇’、 楚 骚而外,自郊庙乐章讫童謡里谚,无不备采。” 清 汪熷 《<长生殿>序》:“《郑》《卫》岂导淫之作, 楚 骚非变雅之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