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作者:陈允平 朝代:宋代

渔家傲原文

自别春风情意恻。
秦筝不理香尘积。
去跃青骢游上国。
归未得。
何如莫向尊前识。
薄幸高阳花酒客。
迷云恋雨青楼侧。
金屋空闲双凤席。
离怀适。
银台烛泪成行滴。

诗词问答

问:渔家傲的作者是谁?答:陈允平
问:渔家傲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渔家傲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陈允平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允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情意

对人的感情

情意甚殷。——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深厚的情意

秦筝

古 秦 地(今 陕西 一带)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 秦 蒙恬 所造,故名。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 齐 侣发东舞, 秦 筝奏西音。” 晋 潘岳 《笙赋》:“ 晋野 悚而投琴,况 齐 瑟与 秦 筝。” 唐 岑参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诗:“汝不闻 秦 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宋 晏几道 《蝶恋花》词:“细看 秦 筝,正似人情短。” 清 陈维崧 《鹧鸪天·苦雨和蘧庵先生》词:“雪登麦积 秦 筝苦,雨歇丛臺 赵 女娇。”

不理

(1)

置于不顾,不理睬

别不理他,要帮助他

(2)

不理会,不在乎,不当一回事

我才不理这些闲话呢

香尘

(1).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语出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石崇 ﹞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牀上,使所爱者践之。” 唐 沉佺期 《洛阳道》诗:“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 宋 柳永 《柳初新》词:“徧九陌、相将游冶,骤香尘、寳鞍骄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若不是衬残红芳逕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 明 唐寅 《题<梦草图>为陆勋杰》诗:“池塘春涨碧溶溶,醉卧香尘浅草中。”

(2).佛教语。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一。《三藏法数·六尘》:“三,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份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青骢

毛色青白相杂的骏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躑躅青驄马,流苏金鏤鞍。” 唐 杜甫 《高都护骢马行》诗:“ 安西 都护胡青驄,声价歘然来向东。”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驾》:“趁斜阳南山雨收,控青驄烟驛水邮。”

上国

(1).指国都以西的地区。《左传·昭公十四年》:“夏, 楚子 使 然丹 简上国之兵於 宗丘 。” 杜预 注:“上国,在国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谓之上国。”

(2). 春秋 时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与 吴 楚 诸国相对而言。《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吴子 ﹞使 延州来 季子 聘于上国,遂聘于 晋 ,以观诸侯。”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上国,中国也。盖以 吴 辟在东南,地势卑下,中国在其上流,故谓中国为上国也。”《国语·吴语》:“ 越 灭 吴 ,上征上国。” 韦昭 注:“上国,中国也。” 三国 魏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夫差 ﹞抗衡上国,与 晋 争长。”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3).外藩对帝室或朝廷的称呼。《后汉书·陈蕃传》:“夫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应分土,藩屏上国。” 李贤 注:“上象四七,谓二十八宿各主诸侯之分野,故曰下应分土,言皆以辅王室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 唐 白居易 《祭迴鹘可汗文》:“抚有九姓,制临一方,气吞诸戎,名播上国。”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惟 布达拉 一区,其土膏衍,其人秀好,其音 华夏 ,故 吐番赞普 都之,以鞭挞四夷,抗衡上国。”

(4).指京师。 南朝 梁 江淹 《四时赋》:“忆上国之綺树,想 金陵 之蕙枝。”《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内无事,自上国来者,皆言天子聪明英武,志欲致太平,深不欲诸侯子孙专地。” 胡三省 注:“时藩镇窃据,自比古诸侯,谓京师为上国。”《红楼梦》第四回:“ 薛蟠 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来送妹待选,二来望亲,三来亲自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其实只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前识

谓先见之明。《老子》:“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王弼 注:“前识者,前人而识也,下德之伦也。竭其聪明以为前识,役其智力以营庶事。”《韩非子·解老》:“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忘意度也。” 宋 王安石 《馀寒》诗:“岂时有必至,前识圣所藏。”

薄幸

薄情;负心。也指负心的人

决不学那负心薄幸之徒

高阳

(1).指高而向阳之地。《孙子·地形》:“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张预 注:“居高面阳。”《后汉书·冯衍传上》:“凿巖石而为室兮,託高阳以养仙。”

(2). 颛顼 有天下,号 高阳 。《楚辞·离骚》:“帝 高阳 之苗裔兮,朕皇考曰 伯庸 。” 王逸 注:“ 高阳 , 顓頊 有天下之号也。”《史记·五帝本纪》:“帝 顓頊 高阳 者, 黄帝 之孙而 昌意 之子也。” 汉 刘向 《九叹·逢纷》:“云余肇祖于 高阳 兮,惟 楚怀 之嬋连。”

(3).“高阳酒徒”的略语。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何以遇 高阳 ?多营瓮头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古人嗜酒,以斗为节。十斗一石,量之极也。故善饮若 淳于髠 、 卢植 、 蔡邕 、 张华 、 周顗 之辈,未有逾一石者。独 汉 于定国 饮至数石不乱,此是古今第一 高阳 矣。”

(4).池名。 晋 山简 置酒游赏的园池。 唐 李白 《襄阳曲》之二:“ 山公 醉酒时,酩酊 高阳 下。” 唐 李百药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诗:“ 山公 不可遇,谁与访 高阳 。”参见“ 高阳池 ”。

酒客

好饮酒的人。亦指酒店或宴会中的客人。《汉书·游侠传·陈遵》:“先是黄门郎 扬雄 作《酒箴》以讽諫 成帝 ,其文为酒客难法度士。” 唐 李白 《寻鲁城北范居士见范置酒摘苍耳作》诗:“酒客爱秋蔬,山盘荐霜梨。” 鲁迅 《呐喊·阿Q正传》:“古人云:‘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所以堂倌,掌柜,酒客,路人,便自然显出一种疑而且敬的形态来。”

迷云

谓知觉迷惘,如蒙云雾。《楞严经》卷四:“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 唐 王勃 《释迦佛赋》:“目容修广於青莲,寒生定水;毫相分明於皓月,照破迷云。”

青楼

(1) 妓女被指定居住和卖淫的场所

青楼梦好。——宋· 姜夔《扬州慢》

(2) 指显贵人家的精致楼房

金屋

华美之屋。 南朝 梁 柳恽 《长门怨》诗:“无復金屋念,岂照长门心。” 唐 于鹄 《送宫人入道归山》诗:“自伤白髮辞金屋,许著黄裳向玉峯。” 清 龚自珍 《湘月》词:“一枝赠我,安排自有金屋。” 鲁迅 《惜花》诗之二:“剧怜常逐柳绵飘,金屋何时贮 阿娇 ?”参见“ 金屋贮娇 ”。

空闲

(1).闲暇。《吕氏春秋·仲冬》“命之曰畅月” 汉 高诱 注:“阴气在上,民人空闲,无所事作,故命之曰畅月也。”《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养娘常叫出外边杂差杂使,不容他一刻空閒。” 清 李渔 《慎鸾交·痴盼》:“説不拘那一日,但有空閒,就请过去。”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我纵欲修心养性,哪得此半年空闲,幕天席地的日子?”

(2).闲置。《三国志·吴志·孙登传》:“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偶见此楼空闲,故暂寄此。” 元 高栻 《集贤宾·怨别》套曲:“空闲了翡翠幃,消疎了鶯燕期。”

(3).空虚;匮乏。《七国春秋平话》卷中:“库藏空闲,人民残毁。”

见“ 空闲 ”。

双凤

(1).一对凤凰。 唐 苏颋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诗》:“簫鼓宸游陪宴日,和鸣双凤喜来仪。”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凤炭》:“ 杨国忠 家以炭屑用蜜捏塑成双凤,至冬月则燃於炉中。” 宋 苏轼 《南乡子·同子野各赋一首》词:“愿作龙香双凤拨,轻拢,长在 环儿 白雪胸。” 傅榦 注引《杨妃外传》:“妃子琵琶,乃寺人 白季贞 使 蜀 还所进,用逻逤檀为之,木温润如玉,光耀可鉴,有金缕红文,蹙成双凤。”

(2).比喻两位才德出众的人。《北史·魏兰根传》:“ 景义 、 景礼 并有才行,乡人呼为双凤。” 明 杨慎 《双凤二龙》:“ 蔡邕 、 崔实 号双凤, 崔晏 、 许受 号二龙。”《花月痕》第二八回:“无奈 太原 城里,将 韦 韩 称做海内二龙,就把 刘 杜 称做 并州 双凤。”

离怀

(1).离人的思绪;离别的情怀。 唐 牟融 《客中作》诗:“异乡岁晚悵离怀,游子驱驰愧不才。” 宋 柳永 《夜半乐》词:“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 邓 褚 两家,忙着送别,一边行色匆匆,一边离怀耿耿。” 贺锦斋 《安乡军中思弟》诗:“战地思人人不见,离怀时逐雁西翔。”

(2).离开母体。《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他太夫人正要分娩,恍惚中见一隻吊睛白额虎扑进房来,吃了一惊。恰好这 纪献唐 离怀落草。”

银台

(1).传说中 王母 所居处。《文选·张衡<思玄赋>》:“聘 王母 於 银臺 兮,羞玉芝以疗飢。”旧注:“ 银臺 , 王母 所居。”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赋》:“ 银臺 之鸟, 穆王 之马。” 胡之骥 注:“ 银臺 , 王母 所居之处。” 明 唐寅 《七夕赋赠织女》诗:“ 银臺 极夜留鱼钥,珠殿繁更绕凤旗。”

(2).见“ 银臺门 ”。

(3).见“ 银臺司 ”。

(4).银质或银色的烛台。 唐 段怀然 《挽涌泉寺僧怀玉》诗:“唯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掛银臺。” 五代 刘保乂 《生查子》词:“深秋更漏长,滴尽银臺烛。” 明 谢谠 《四喜记·花亭佳偶》:“花簇银臺巧,花映金樽好。”

烛泪

见“ 烛泪 ”。

亦作“ 烛泪 ”。蜡烛燃烧时淌下的液态蜡。 唐 白居易 《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诗:“酒鉤送盏推莲子,烛泪粘盘垒蒲萄。”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每罢官去后,人至官舍,见厕溷间烛泪在地,往往成堆。” 明 王文禄 《机警》卷一:“羣盗皆衣白,妾秉烛时,尽以烛泪污其背。” 叶圣陶 《倪焕之》一:“烛焰尽往下嚲,烛泪直淌,堆在锡烛台的底盘里。”

成行

指旅行、出访等出发上路;启程旅行

年底恐难成行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