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行

作者:孙应时 朝代:宋代

剑门行原文

两崖夹道立削铁,涧水悲鸣浅飞雪。
上有石城连天横,剑戟相磨气明灭。
出门下瞰山盘纡,石磴斗落十丈饮。
敌来仰首不得上,百万渠能当一夫。
井蛙未识河山广,分明到此生狂想。
岂知天险乃误人,祸首子阳终衍昶。
渭水秦川指顾中,剑门空复老英雄。
传檄将军真得意,落星愁杀卧龙翁。

诗词问答

问:剑门行的作者是谁?答:孙应时
问:剑门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孙应时的名句有哪些?答:孙应时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夹道

(1) 两侧有墙壁等的狭窄道路

(2) 排列在道路两侧

夹道欢迎

削铁

指宝剑。多用以形容山峰高耸。 宋 苏轼 《武昌铜剑歌》:“水上青山如削铁,神物欲出山自裂。” 宋 范成大 《后巫山高》诗:“秋江漱石半山腹,倚天削铁荒行踪。” 元 揭傒斯 《砚山》诗:“峯峯相向如削铁, 祝融 紫盖 前后列。”

悲鸣

悲伤地叫

绝望的悲鸣

石城

(1).传说中的山名。《庄子·说剑》:“以 燕谿 、 石城 为锋。” 成玄英 疏:“ 石城 ,塞外山,此地居北,以为剑锋。”《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平明发兮 苍梧 ,夕投宿兮 石城 。” 王逸 注:“ 石城 ,山名也。”

(2).古城名。在今 河南 林县 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 秦 伐 赵 ,拔 石城 。”

(3).古城名。在今 安徽 贵池 西南。《后汉书·方术传·高获》:“ 获 遂远遁 江 南,卒於 石城 。”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石城》:“ 大昕 案……据《郡国志》: 丹阳郡 有 石城县 ,当是 高获 所遁也。”

(4).古城名。在今 湖北 襄阳 。《晋书·庾亮传》:“ 亮 有开復中原之谋…… 亮 当率大众十万,据 石城 ,为诸军声援。”

(5).古城名。指 白帝城 。在今 四川 奉节 东。 唐 杜甫 《虎牙行》:“壁立 石城 横塞起。” 萧涤非 注:“ 石城 指 白帝城 ,因在山上,故名 石城 。”

(6).古城名。在今 浙江 绍兴 东北三十里 石城山 下。 宋 贺铸 《忆仙姿》词:“日日春风楼上,不见 石城 双桨。” 康有为 《过石城》诗:“城墙何盘盘,苔莓封之厚,沿溪绕曲曲,帆檣在前后,云此是 石城 ,小邑万家有。”

(7).古城名。见“ 石头城 ”。

(8).垒石成城。比喻坚固的国防。《汉书·食货志上》:“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

连天

(1) 持续许多天

连天连夜

连天赶路

(2) 连续不断

叫苦连天

(3) 与天相连,比喻非常高的样子

水连天

剑戟

泛指武器。《国语·齐语五》:“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 唐 韩愈 《南山诗》:“参参削剑戟,焕焕衔莹琇。” 宋 范仲淹 《铸剑戟为农器赋》:“兵者凶器,食惟民天。出剑戟而铸矣,为稼穡之用焉。”

相磨

见“ 相摩 ”。

明灭

指时隐时现,忽明忽暗

星光明灭

明灭可见。——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云霞明灭或可睹。——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出门

(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下瞰

俯视。 唐 康骈 《剧谈录·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有 西明寺 僧陷在贼中……教 泚 造攻城云梯,其高九十餘尺,上施板屋楼櫓,可以下瞰城中。”《宋史·赵鼎传》:“ 荆 襄 左顾 川 陕 ,右控 湖湘 ,而下瞰 京洛 ,三国所必争。”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路宛转峯罅,下瞰絶涧诸峯,在 铁船峯 旁,俱从涧底矗耸直上。”

盘纡

回绕曲折。《淮南子·本经训》:“木巧之饰,盘紆刻儼,嬴鏤雕琢,诡文回波。” 高诱 注:“盘,盘龙也;紆,曲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洭水》:“山盘紆数百里,有赭嵒迭起,冠以青林,与云霞乱采。” 宋 陆游 《野步至村舍暮归》诗:“草径盘紆入废园,涨餘野水有残痕。”《水浒传》第一○五回:“ 宛州 山水盘紆,丘原膏沃,地称陆海。”

槃紆:盘结回旋。 汉 应瑒 《慜骥赋》:“思奋行而驤首兮,叩繮緤之纷拏;牵繁轡而增制兮,心慉结而槃紆。”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鸡足山》:“山径既开,逐路而进,槃紆曲折,回互斜通,至于山顶。”

石磴

石级;石台阶。 南朝 梁 萧统 《开善寺法会》诗:“牵萝下石磴,攀桂陟松梁。”《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约有十数里,方得石磴,磴有百来级,级尽方是平地。” 清 钱谦益 《香山寺》诗:“云从石磴中间出,月向香臺下界生。”《收穫》1984年第3期:“有的地方石磴足有二尺高,可磴面儿只有二寸来宽,大腿高高地提上去,脚板贴紧石磴横过来,咬着牙关彆足气,才能升上一磴。”

仰首

抬头,仰起头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百万

(1)

(2) 一百个万;一千个千,实数

(3) 虚指,言数量极多

伏尸百万。——《战国策·魏策》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三国志·诸葛亮传》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一夫

(1).一人。指男人。《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 孔颖达 疏:“无求备于一人。”《汉书·谷永传》:“ 秦 居平土,一夫大呼而海内崩析者,刑罚深酷,吏行残贼也。”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书》:“一夫进退何足道。”

(2).特指一个农夫。《孟子·万章下》:“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魏书·高祖纪》:“ 太和 元年詔曰: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餘力,地有遗利。” 宋 欧阳修 《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诗:“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

(3).犹言 * 。指众叛亲离的人,暴君。《孟子·梁惠王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 紂 矣,未闻弑君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从横,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 李善 注:“一夫谓 董卓 也。”

(4).借指地积,方百步或百亩。《周礼·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郑玄 注:“方各百步。” 贾公彦 疏:“盖市曹司次介次所居之处与天子二朝,皆居一夫之地,各方百步也。”《新唐书·食货志二》:“古者百亩地号一夫,盖一夫授田不得过百亩。”

井蛙

井底的青蛙,借指见识不广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庄子·秋水》

河山

河流和山岭,指国家疆土

大好河山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此生

这辈子。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十年裡,我便课子读书,成就出一个儿子来,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狂想

幻想;空想

狂想曲

天险

天然地势险峻的所在

误人

贻害于人。《佛本行集经》卷四三:“自行邪道復误人, * 愚痴何所别。” 毛 * 《改造我们的学习》二:“谬种流传,误人不浅。”

首子

长子。《史记·宋微子世家》:“ 微子开 者, 殷 帝乙 之首子而 帝紂 之庶兄也。”《汉书·元后传》:“且 羌 胡 尚杀首子以盪肠正世,况於天子而近已出之女也!” 唐 白居易 《决壅蔽策》:“ 齐桓 好味, 易牙 蒸首子以壅之。”

秦川

古地区名。泛指今 陕西 、 甘肃 的 秦岭 以北平原地带。因 春秋 、 战国 时地属 秦国 而得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 荆州 之军以向 宛 洛 ,将军身率 益州 之众出於 秦川 ,百姓孰敢不簞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南朝 陈 徐陵 《关山月》诗之一:“关山三五月,客子忆 秦川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芳草茸茸去路遥,八百里地 秦川 春色早,花木秀芳郊。” 王老九 《张老汉卖馀粮》:“要把咱的穷根斩,将来铁牛翻 秦川 。”

指顾

(1).手指目视;指点顾盼。《汉书·律历志上》:“指顾取象,然后阴阳万物靡不条鬯该成。”《旧唐书·郑畋传》:“臣始仕从戎,爰承指顾,稟三令五申之戒,预一匡九合之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先躋峯攀磴里许,而至絶顶,则南瞰 西华 ,东瞰夹壁,西瞰南溪,北瞰城邑,皆在指顾。” 清 陈维崧 《喜迁莺·排闷》词:“凭高指顾,叹野水增波,故陵无树。”

(2).一指一瞥之间。形容时间的短暂、迅速。 汉 班固 《东都赋》:“指顾倏忽,获车已实。” 宋 苏轼 《乞诏边吏无进取及论鬼章事宜札子》:“边臣贾勇,争欲立功,以为 河 南之地,指顾可得。” 明 陆粲 《庚巳编·神丹》:“女每有所须,虽远方非时之物,一指顾间可致。” * 《攻克石门》诗:“ 石门 封锁 太行山 ,勇士掀开指顾间。”

(3).犹指挥。《新唐书·赵犫传》:“自号令指顾,羣儿无敢乱。”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三折:“望贤士运神机,施妙策,指顾三军,保乾坤奠安。”参见“ 指挥 ”。

英雄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雄乐业。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传檄

传布檄文。《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不战而略地,传檄而千里定。” 唐 独孤及 《太行苦热行》:“会同传檄至,疑议立谈决。”《三国演义》第五回:“ 曹操 传檄告天下,诸侯奋怒皆兴兵。” 邹鲁 《福建光复》:“传檄各府知县驻军,尅日反正。”

将军

(1)

(2)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3) 将国际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对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马上保护起来(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

(4) 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感到难办

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

得意

满意,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

得意的男孩

十二分得意

落星

(1).山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北,北临 长江 。相传有大星落于此,因而得名。 宋 梅尧臣 《雪中发江宁浦至采石》诗:“ 落星 始前瞻,瞬目已后相。”

(2).楼名。在 南京市 东北临 江 的 落星山 上。《文选·左思<吴都赋>》:“数军事乎 桂林 之苑,饗戎旅乎 落星 之楼。” 刘逵 注:“ 吴 有 桂林苑 、 落星楼 ,楼在 建业 东北十里。” 前蜀 韦庄 《春日》诗:“ 落星楼 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暉。”

(3).石名。 唐 刘禹锡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眇小欺 湘 燕,团圆笑落星。”

愁杀

亦作“ 愁煞 ”。谓使人极为忧愁。杀,表示程度深。《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白杨多悲风,萧萧愁 * 。” 南唐 冯延巳 《临江仙》词:“夕阳千里连芳草,萋萋愁煞王孙。” 明 徐渭 《长干行》之三:“月明打开犹自可,月黑打开愁杀他。” 姚雪垠 《言志篇》:“老马伏辕征路远,晓窗愁杀白头翁。”

卧龙

比喻隐居或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