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韦润州游鹤林寺

作者:李嘉祐 朝代:唐代

奉陪韦润州游鹤林寺原文

野寺江城近,双旌五马过。
禅心超忍辱,梵语问多罗。
松竹闲僧老,云烟晚日和。
寒塘归路转,清磬隔微波。

诗词问答

问:奉陪韦润州游鹤林寺的作者是谁?答:李嘉祐
问:奉陪韦润州游鹤林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李嘉祐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嘉祐名句大全

李嘉祐奉陪韦润州游鹤林寺书法欣赏

李嘉祐奉陪韦润州游鹤林寺书法作品欣赏
奉陪韦润州游鹤林寺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206_65

参考注释

野寺

野外庙宇。 唐 韦应物 《酬令狐司录善福精舍见赠》诗:“野寺望山雪,空斋对竹牀。” 宋 苏轼 《游杭州山》诗:“山平村坞迷,野寺鐘相答。” 清 张锡祚 《谒韦刺史祠》诗:“道心栖野寺,诗思冷秋塘。”

江城

临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只听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黄景仁 《舟中再迭前韵》:“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

双旌

(1). 唐 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顓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

(2).泛指高官之仪仗。 唐 李商隐 《为怀州李中丞谢上表》:“赐以竹符之重,遂使 霍氏 固辞之第,早建双旌。” 徐炯 注:“双旌唯节度领刺史者有之,诸州不与焉。今则通用为太守之故事矣。” 元 刘忠之 《太常引·送郭复斋》词:“何处望双旌,泛千里孤舟月明。” 明 王世懋 《送李太史元甫册封蜀藩》诗:“玉检金泥出大庭,双旌万里去冥冥。”

(3).借指高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倘或无知猖獗,突犯双旌,虽手握兵符,徵调不及,一时亦无如之何。”参见“ 双节 ”。

五马

太守的代称

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禅心

佛教用语。谓清静寂定的心境。 南朝 梁 江淹 《吴中礼石佛》诗:“禪心暮不杂,寂行好无私。” 宋 黄庭坚 《听崇德君鼓琴》诗:“禪心默默三渊静,幽谷清风淡相应。”《红楼梦》第九一回:“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鷓鴣。” 郁达夫 《毁家诗纪》之十五:“禪心已似冬枯木,忍真拖泥带水行。”

梵语

一种古印度语言,正如印度语法家(如帕尼尼Panini)所描述的,是印度和印度教的古典语言

多罗

(1).梵文Pattra的译音。亦译作“贝多罗”。树名。即贝多树。形如棕榈,叶长稠密,久雨无漏。其叶可供书写,称贝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恭建那补罗国》:“城北不远有多罗树林,周三十餘里。其叶长广,其色光润,诸国书写,莫不採用。” 唐 杜甫 《山寺》诗:“吾知多罗树,却倚莲花臺。”参阅《翻译名义集·林木》。

(2).食器。《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 毗騫王 ﹞常遗 扶南王 纯金五十人食器,形如圆盘,又如瓦塸,名为多罗,受五升,又如椀者受一升。”

(3).脂粉盒。《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 南朝 宋 何承天 《纂文》曰:“多罗,粉器。” 清 王士禛 《秦淮杂诗》之十六:“玉牎清晓拂多罗,处处凭栏更踏歌。尽日凝妆明镜里;水晶帘影映横波。”也用作脂粉的代称。 唐 顾甄远 《惆怅诗》之七:“若为多罗年少死,始甘人道有风情。”多罗年少,指傅粉人。

(4).鲁莽。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三折:“我可也千不合,万不合,一时间做事忒多罗。”

(5).满语美称,加在爵位的前面。如“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又称郡王、贝勒的女儿为“多罗格格”。

松竹

(1).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 南朝 梁元帝 《与刘智藏书》:“山间芳杜,自有松竹之娱;巖穴鸣琴,非无薜萝之致。”《南史·张冲传》:“ 房长渝 谓 孜 曰:‘前使君忠实昊天,操愈松竹。’” 唐 白居易 《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 辛氏 姑务雪寃,靡思违礼。励释憾之志,将殄雚蒲;蓄许嫁之心,则乖松竹。”

(2).喻节操坚贞的贤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潜鱼择渊,高鸟候柯;赫赫三雄,并迴乾轴,竞收杞梓,争采松竹。” 吕向 注:“松竹,贞坚也,并比於贤人也。”

云烟

烟气和云雾,形容虚无飘远的东西或事物

云烟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传》

出没于云烟。——明· 顾炎武《复庵记》

晚日

夕阳。 唐 刘长卿 《行营酬吕侍御》诗:“晚日归千骑,秋风合五兵。” 唐 元稹 《红芍药》诗:“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唐 吴筠 《秋日望倚帝山》诗:“秋天已晴朗,晚日更澄霽。”

寒塘

寒冷的池塘。 唐 王维 《奉寄韦太守陟》诗:“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唐 韦应物 《三台》诗之二:“冰泮寒塘始緑,雨餘百草皆生。” 宋 朱熹 《苧溪道中》诗:“更有寒塘水,应将此处同。”

归路

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微波

(1) 细小的波纹

(2) 指波长从一毫米到一米的电磁波

微波通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