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製国学太宗皇帝御书阁告成

作者:夏竦 朝代:宋代

原文

神宗濬哲通三变,善继文思洽万方。
高倚丛楹藏凤緼,密砻温石镂云章。
素风畅茂增鸿庆,景耀腾凌发美祥。
回据日畿分宝势,远承云路抗飞梁。
推恩宥币班中帑,式宴朝缨集上庠。
夏仰紫宸敷睿唱,夏弦春诵永游扬。

诗词问答

问:《奉和御製国学太宗皇帝御书阁告成》的作者是谁?答:夏竦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夏竦的名句有哪些?答:夏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神宗

(1).古代指 尧 庙。一说指 尧 太祖 文祖 之宗庙。《书·大禹谟》:“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 孔 传:“神宗, 文祖 之宗庙。言神,尊之。” 蔡沉 集传:“神宗, 尧 庙也。 苏氏 ( 苏軾 )曰:‘ 尧 之所从受天下者曰文祖, 舜 之所从受天下者曰神宗。受天下於人,必告於其人之所从受者。《礼》曰‘ 有虞氏 禘 黄帝 而郊 嚳 ,祖 顓頊 而宗 尧 ’,则神宗为 尧 明矣。’”

(2).后亦用以指天子的祖庙。《乐府诗集·唐享太庙乐章·诚敬》:“虔奉苹藻,肃事神宗。”

濬哲

深邃的智慧。一说明智。 南朝 梁 沉约 《王亮王莹加授诏》:“尚书左僕射 亮 ,濬哲渊深,道风清邈。” 宋 范成大 《东宫寿诗》:“中兴归濬哲,重庆启元良。” 清 曾国藩 《书<学案小识>后》:“以 舜 之濬哲,犹且好问好察。”

三变

(1).三种变化。指君子三变。《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儼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2).三种变化。指天运三变。《史记·天官书》:“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

(3).三种变化。指 周公 三变:于 文王 时能子,于 成王 幼时能武,于 成王 壮时能臣。见《韩诗外传》卷七。

(4).三种变化。指古诗三变。远古至 汉 魏 为一变, 晋 宋 至 唐 初为一变,盛 唐 以后又一变。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艺文·诗三变》。

(5).三种变化。《新唐书·文艺传序》:“ 唐 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指 唐 初 王勃 、 杨炯 为一变, 玄宗 时 张说 、 苏颋 为一变, 大历 、 贞元 间 韩愈 、 柳宗元 等倡导古文运动,逐步确立以散文为主的 唐 代古文,为一变。

(6).三种变化。指禾苗生长始于粟,生于苗,成于穗。《淮南子·缪称训》:“夫子见禾之三变也,滔滔然曰:‘孤乡邱而死,我其首禾乎!’” 高诱 注:“三变,始於粟,粟生於苗,苗成於穗也。”

(7).三种变化。指不肖子之三变。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不肖子有三变:第一变为蝗虫,谓鬻庄而食也;第二变为蠹鱼,谓鬻书而食也;第三变为大虫,谓卖奴婢而食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汪遵》:“与夫朱门富家,积书万卷,束在高阁,尘暗籤轴,蠹落帙帷;网好学之名,欺盲聋之俗,非三变之败,无一展之期。”

文思

(1) 指写作的思路

(2) 指帝王的功业和道德

万方

(1) 指各地;四方

(2) 指形态多种多样

仪态万方

(3) 种种方法;各个方面

温石

即蛇纹石。质地细密,润泽耐火。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下·光禄寺御醴》:“ 达卿 尝为光禄寺令史,掌醴事。云炊米之器皆以温石为大釜。”《清一统志·莱州府二》:“ 掖县 西北 斧山 出温石,可为器皿。”

云章

(1).语出《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郑玄 笺:“云汉之在天,其为文章,譬犹天子为法度于天下。”后用“云章”指帝王的文章。 宋 欧阳修 《仁宗御飞白记》:“而云章烂然,辉映日月。” 宋 苏轼 《谢赐燕并御书进诗》:“人间一日传万口,喜见云章第一篇。”

(2).指文彩蜚然的文章。 金 赵秉文 《就刘云卿第与同院诸公分韵得发字》:“今年视草直金鑾,云章妙手看挥发。”

(3).彩云。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二引 宋 李质 曹组 《艮岳百咏诗·松径》:“夹路成行一样清,吟风筛月自亭亭。云章正写人间瑞,坐待云根长茯苓。” 元 虞集 《触石坠马卧病寄溉之学士敬仲参书》诗之一:“雨餘草气千原合,日下云章五色交。”

(4).道教的典籍。《云笈七籤》卷一二二:“琼简瑶函,爰敷宝训;云章凤篆,咸演秘文。”

素风

(1).纯朴的风尚;清高的风格。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操不激切,素风愈鲜。”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素风道业,作范后昆。” 唐 王维 《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诗:“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 宋 王安石 《寄张襄州》诗:“ 襄阳 州望古来雄,耆旧相传有素风。” 明 归有光 《谕祭赠资政大夫裴爵并配赠夫人郜氏文》:“维尔性含淳质,家承素风。”

(2).秋风。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五:“日月径千里,素风发微霜。”《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宋 叶适 《朝奉大夫知惠州姜公墓志铭》:“素风落朱荣,旅葬 台 之湄。”

畅茂

(1).旺盛繁茂。《孟子·滕文公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旧唐书·德宗纪下》:“朕以春方发生,候及仲月,勾萌毕达,天地和同,俾其昭苏,宜助畅茂。”《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山皆草石,至 积石 方林木畅茂。”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丞相府后园中的 松涛馆 ,有苍松古柏甚为畅茂,花坛中芍药盛开。”

(2).谓文笔通畅,感情充沛。 宋 阮阅 《诗话总龟·书事》:“ 刘太真 与 韦苏州 书云:‘ 顾著作 来,以足下《郡斋燕集》相示,云何情致畅茂遒逸之如此!’”

鸿庆

(1).大庆;洪福。指王业。《晋书·乞伏乾归载记》:“将鼓淳风於东夏,建八百之鸿庆。”

(2).喻指年寿。 南朝 梁 徐勉 《故永阳敬太妃墓志铭》:“年高事重,志义方隆,宜永绥福履,而奄夺鸿庆,以 普通 元年十月廿三日遘疾,十一月九日己卯薨於第。”

景耀

光芒;阳光。《汉书·叙传上》:“宾又不闻 龢氏 之璧韞於 荆 石, 随侯 之珠藏於蜯蛤虖?歷世莫眡,不知其将含景耀,吐英精,旷世千载而流夜光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景耀高照,嘉禾毕遂。”

腾凌

(1).亦作“ 腾陵 ”。腾跃。《尉缭子·兵谈》:“人人无不腾陵张胆,絶乎疑虑,堂堂决而去。” 唐 颜真卿 《赠裴将军》诗:“战马若龙虎,腾凌何壮哉!” 唐 钱起 《巨鱼纵大壑》诗:“巨鱼纵大壑,遂性似乘时,奋跃风生鬣,腾凌浪鼓鰭。”

(2).水波上涌,翻滚。 唐 元稹 《遭风二十韵》:“腾凌岂但河宫溢,坱轧浑忧地轴摧。” 宋 司马光 《从始平公城西大阅》诗:“ 汾水 腾凌金鼓震,西山宛转斾旌迴。”

(3).上升貌。 唐 卢纶 《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传呼贺拜声相连,杀气腾凌阴满川。”

(4).指腾空而上。 宋 范仲淹 《和运使舍人观潮》:“腾凌大鯤化,浩荡六鼇游。”

美祥

吉兆。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同类相动》:“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汉书·郊祀志下》:“陨石二,黑如黳,有司以为美祥,以荐宗庙。”

日畿

亦称“ 日围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地下》:“天子之畿方千里,象日月径围,故曰日畿,又曰日围。” 宋 汪藻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诗之一:“戎马窥天堑,边烽断日畿。百年 淮海 地,回首復成非。” 元 马祖常 《都门一百韵》:“天枢夹杓垣,日畿络雄幕。”

宝势

原指奇异的地势。后引申指皇太后、皇后的住地。《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据坤灵之宝势,承苍昊之纯殷。” 张铣 注:“宝,奇也。言授地灵之奇势,承上天之大中也。”《宋史·乐志十三》:“鸞回宝势,鸿贯瑶光。礼成乐备,德裕名芳。” 宋 王明清 《慈宁殿赋》:“揆太极之宸模,就坤灵之宝势。”

承云

(1).传说为 黄帝 乐曲。《竹书纪年》卷上:“二十一年,作《承云》之乐。”《楚辞·远游》:“张乐《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 王逸 注:“《承云》即《云门》, 黄帝 乐也。”《淮南子·齐俗训》:“《咸池》、《承云》、《九韶》、《六英》,人之所乐也。”

(2).衣领。 元 龙辅 《女红馀志》卷上:“承云,衣领也。昔 姚梦兰 赠 东阳 以领边绣,脚下履。领边绣即承云也。”

飞梁

凌空飞架的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晋水》:“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 明 李梦明 《玄明宫行》:“前矻石柱双蟠龙,飞梁逶迤三彩虹。”

推恩

施恩惠于他人

推恩足以保四海。——《孟子·梁惠王止》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中帑

国库的钱财。 宋 苏舜钦 《览含元殿基》诗:“横赐倾中帑,穷奢役九垓。” 元 袁裒 《远游联句》:“駞峯出天厨,褭蹏锡中帑。”

式宴

见“ 式燕 ”。

朝缨

朝冠。缨,结冠的带子。 唐 刘禹锡 《酬马大夫登洭口戍见寄》诗:“新辞金印拂朝缨,临水登山四体轻。”

上庠

古代的大学。《礼记·王制》:“ 有虞氏 养国老於上庠,养庶老於下庠。” 郑玄 注:“上庠,右学,大学也。”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国家典章,崇重庠序;近日趋竞,未復本源。至使公卿子孙,耻游太学,工商凡冗,或处上庠。”《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此人若回来寻时,可叫他来京师上庠 贯道斋 寻问 林上舍 名 积 字 善甫 ,千万!千万!不可误事。”

紫宸

(1).宫殿名,天子所居。 唐 宋 时为接见群臣及外国使者朝见庆贺的内朝正殿,在 大明宫 内。 唐 杜甫 《冬至》诗:“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 紫宸 。”

(2).泛指宫廷。 明 沉鲸 《双珠记·邮亭失珠》:“纔离 紫宸 ,平步莲鞋稳。” 清 孙枝蔚 《北山》诗:“战士从来苦,谁曾达 紫宸 。”参阅《唐六典·尚书工部》、 宋 王应麟 《玉海·宫室·唐紫宸殿》。

(3).借指帝王、帝位。《晋书·后妃传序》:“若乃作配皇极,齐体紫宸,象玉牀之连后星,喻金波之合羲璧。”《梁书·元帝纪》:“紫宸旷位,赤县无主,百灵耸动,万国回皇。”

游扬

(1).宣扬;传扬。《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僕游扬足下之名於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僕之深也!” 清 张尚瑗 《谒韩文公祠》诗:“济济 伊 洛 徒,游扬復 罗 李 。” 孙中山 《建国方略·行易知难六》:“此皆 加尔根氏 在 伦敦 各报为吾游扬之言论也。”

(2).幽晦貌。 南朝 梁 何逊 《暮秋答朱记室》诗:“游扬日色浅,骚屑风音劲。”《隋书·音乐志中》:“卷舒云汎滥,游扬日浸微。”

宣扬,传扬。 唐 骆宾王 《与程将军书》:“曲垂提奬,广借游扬。” 明 康海 《中山狼》第四折:“那负朋友的,受他的周济,亏他的游扬,真是如胶似漆,刎颈之交;稍觉冷落,却便到处去趋炎赶热。”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某少君》:“请为君游扬閭里,以训童蒙,亦自食其力之一道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