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史十忠诗少傅枢密使张公世傑

作者:刘壎 朝代:宋代

原文

士有守节死,岂以责武夫。
武夫尚能奇,消得银管书。
何许熊虎英,铁面美髯须。
护寒久枕戈,赴难甘殒躯。
金山定活着,志愿嗟违初。
江山集群策,炎精回一嘘。
间关瘴海岭,万死存赵孤。
时也可奈何,北风散樯乌。
漂漂竟何之,无乃膏鲸鱼。
渭滨多贵将,反笑斯人迂。

诗词问答

问:《补史十忠诗少傅枢密使张公世傑》的作者是谁?答:刘壎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壎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壎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有守

(1).有操守,有节操。《书·洪范》:“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 孔 传:“民戢有道,有所为,有所执守。”《新唐书·陆元方传》:“ 弘景 以直道进,议论持正有守。”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师鲁 文章传世,且刚直有守,非欺后世者,可信不疑也。”《宋史·苏轼传论》:“意之所向,言足以达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为,至於祸患之来,节义足以固其有守。”

(2).有职守。《管子·兵法》:“战而必胜者,法度审也。胜而不死者,教器备利而敌不敢校也……法度审则有守也。”

节死

守节义而死。 唐 韩愈 《唐故河南府王屋县尉毕君墓志铭》:“ 徐州 节度 张建封 慕 广平 之节死,闻君篤行能官,请相见,署诸从事。”一本作“ 死节 ”。

武夫

(1) 武士;勇士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诗·周南·兔罝》

武夫力而拘诸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武夫出于波间。——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指军人

一介武夫

消得

亦作“ 消的 ”。1.需要;须得。 宋 刘克庄 《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翫月》词:“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水浒传》第七二回:“你不带我去便了,何消得许多推故!” 赵朴初 《快活三带过朝天子四换头·观演<蔡文姬>剧有作》曲:“谓 中郎 有遗书,有儿女能诵记,只消得寄个纸笔。”

(2).值得;配得。 宋 辛弃疾 《西江月·用韵和李兼济提举》词:“琼瑰千字已盈怀,消得津头一醉。”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二折:“早是他内性儿聪明,才调儿清正,这两般消的人钦敬。”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食品有名》:“﹝河豚﹞形殊弗雅,然味极佳,煮治不精,则能 * 。所以 东坡先生 在 资善堂 与人谈河豚之美云:据其味,真是消得一死。”《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不作则已,一作定要作箇痛快淋漓,才消得我这副酸心热泪。”

(3).禁得起。 宋 杨炎正 《蝶恋花·稼轩坐间作首句用丘六书中语》词:“昨日解酲今夕又,消得情怀,长被春僝僽。” 清 纳兰性德 《潇湘雨·送西溟归慈溪》词:“悽寂 黔娄 当日事,总名士如何消得?”

(4).享受;享用。 宋 赵长卿 《念奴娇·席上即事》词:“ 高唐 云雨,甚人有分消得?” 元 高文秀 《渑池会》第二折:“怎消的加官进位,怎消的廕妻封子,上卿之位何极。”

银管

(1).指饰银的毛笔管或白色的笔管。 南唐 韩定辞 《答马彧》诗:“盛德好将银管述,丽词堪与 雪儿 歌。”一本作“ 银笔 ”。 元 袁桷 《薛涛笺》诗之一:“ 蜀王 宫树雪初消,银管填青点点描。” 清 周亮工 《鲁参戎君宠》诗:“顾我空餘银管在,纪君十度透重围。”

(2).指以银作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管乐器。 元 张翥 《春日泛湖陪李旻德融席上作》诗:“緑尊兴极频呼酒,银管声高正辊絃。”参见“ 银字 ”。

何许

什么;哪里

陈留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后汉书·陈留老父传》

不知何许人。——明· 魏禧《大铁椎传》

贾二是何许人,竟敢搞到我的头上来了

熊虎

(1).熊与虎。 汉 张衡 《西京赋》:“熊虎升而挐攫,猿狖超而高援。”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崇陵崔巍,深溪峥嶸,美类不处,熊虎是生。”

(2).指熊与虎的图案,古代旗帜上的徽识。因以借指旗帜。《周礼·春官·司常》:“熊虎为旗,鸟隼为旟。”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翠华卷飞雪,熊虎亘阡陌。” 仇兆鳌 注:“熊虎,将士之旗。”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吐谷浑》:“烈烈旆其旗,熊虎杂龙蛇。”

(3).比喻凶猛,勇猛。《左传·宣公四年》:“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 若敖氏 矣。”《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刘备 以梟雄之姿,而有 关羽 、 张飞 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三国演义》第四五回:“ 瑜 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 干 曰:‘真熊虎之士也。’”

(4).借喻勇猛的将士。 汉 陈琳 《武军赋》:“衝钩竞进,熊虎争先。”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帝曰将军,整尔熊虎,赫赫明明,皇舆出祖。”《北齐书·文襄帝纪》:“扬旌北讨,熊虎齐奋,克復中原。”

铁面

(1).古代作战时用以自卫的铁制面具。《晋书·朱伺传》:“ 夏口 之战, 伺 用铁面自卫,以弩的射贼大帅数人。”《南史·贼臣传·侯景》:“见贼军皆著铁面,遂弃军走。”《北齐书·神武帝纪下》:“ 西魏 晋州 刺史 韦孝宽 守 玉璧 ,城中出铁面, 神武 使 元盗 射之,每中其目。”

(2).黑脸。 宋 苏轼 《真兴寺阁》诗:“当年 王中令 ,斫木南山赬。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稜。”

(3).喻指刚直无私的人。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则除是 包龙图 ,那个铁面没人情。”

(4).比喻刚直、不徇私情。 清 方文 《送马倩若令阳江》诗:“君家柱后惠文冠,铁面霜威草木寒。”原注:“ 倩若 祖 蓼初 公曾为御史,劾权相。”《黑籍冤魂》第四回:“不料这 林大人 竟是铁面无情,一些贿赂也不能搞。” 郭沫若 《海涛集·我是中国人》:“这本是很看得起我,这样的条件在当时也可算是相当公平,但我由于自己的洁癖,铁面拒绝了。”参见“ 铁面御史 ”。

髯须

见“ 髯鬚 ”。

亦作“ 髯须 ”。亦作“髥鬚”。1.胡子。 宋 苏轼 《游灵隐寺得来诗》诗:“乔松百丈苍髥鬚,扰扰下笑柳与蒲。” 宋 刘斧 《青琐高议别集·卢载》:“有友人 王生 谓公曰:‘其应主吉。’公詰其故,曰:‘去髮,其头衔已异矣;不去髯鬚,亦不落之义也。’” 清 王士禛 《故明景帝陵怀古》诗:“残碑灭没牛礪角,石玃横卧苍髥鬚。”

(2).指主簿之职。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外史《檮杌》: 王建 借 蜀 以上封事, 李景 为 眉山 主簿,其制略曰:‘旌其忠藎之心,委以髯须之职。’注云:‘《古今注》:羊,一名髯须主簿。’”

枕戈

(1).枕着武器。戈,泛指武器。谓杀敌报国,志坚情切。 唐 杜甫 《壮游》诗:“枕戈忆 勾践 ,渡 浙 想 秦皇 。” 元 郑元祐 《送萧万户还蜀》诗之二:“跃马莫矜横槊赋,闻鷄不道枕戈眠。” 清 方文 《舟过芜湖寄怀沉昆铜》诗之二:“四海倏披髮,中原谁枕戈。”参见“ 枕戈待旦 ”。

(2).枕着武器。戈,泛指武器。谓为父母报仇情殷志切。 唐 柳宗元 《驳复仇议》:“而 元庆 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唐律疏义·盗贼·祖父母夫为人杀》:“祖父母、父母及夫为人所杀,在法不可同天。其有忘大痛之心,捨枕戈之义,或有窥求财利,便即私和者,流二千里。”参见“ 枕干 ”。

金山

(1).产金之山。《南史·海南诸国·林邑国》:“其国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

(2).比喻人的仪表英俊、德行崇高。《梁书·朱异传》:“﹝ 异 ﹞器宇弘深,神表峯峻。金山万丈,缘陟未登;玉海千寻,窥映不测。”

(3).西方之山。《后汉书·冯衍传下》:“跃青龙於沧海兮,豢 * 於金山。” 李贤 注:“金山,西方之精也。”

(4).山名。在 江苏省 镇江市 西北。古有 氐父 、 获苻 、 伏牛 、 浮玉 等名, 唐 时 裴头陀 获金于江边,因改名。 南宋 韩世忠 败 金兀朮 于此山下。 元 萨都剌 《江城玩雪》诗:“千重 铁瓮 成银瓮,一夜 金山 换玉山。” 清 陈维崧 《添字昭君怨·夜泊銮江》词:“一点 瓜洲 玉糅,半笏 金山 雪透。”

(5).山名。在今 上海市 松江县 附近海中。 宋 吴聿 《观林诗话》:“ 华亭 并海有 金山 ,潮至则在海中,潮退乃可游山。有 寒穴泉 ,甘冽与 惠山 相埒。”

活着

(1) 有生命;非死状态

他站在死去的和活着的人们之间

(2) 仍然有生命,仍然没死

我青年时期一个仍然活着的朋友

志愿

(1) 志气与心愿

他的志愿是当个教师

(2) 自告奋勇;甘愿

志愿提供情况

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集群

聚群

鸽子能在空中集群飞行

炎精

(1).指火德;火的本性。《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殷五代之纯熙,绍 伊唐 之炎精。” 李善 注:“言 汉 盛於五代纯熙之道,而绍 帝尧 火德之运。” 北周 庾信 《周五帝歌》之五:“纯阳之月乐炎精,赤雀丹书飞送迎。”《宋史·乐志七》:“象分离位,德配炎精。景风协律,化神含生。”

(2).指太阳。《宋书·武帝纪下》:“近炎精亢序,苗稼多伤。” 唐 萧颖士 《游马耳山》诗:“我来疑初伏,幽路无炎精。”

(3).指应火运而兴的王朝。《东观汉记·冯衍传》:“继 高祖 之休烈,修 文武 之絶业,社稷復存,炎精更辉。” 三国 蜀 诸葛亮 《为后帝伐魏诏》:“今贼效尤,天人所怨,奉时宜速,庶凭炎精祖宗威灵相助之福,所向必克。” 唐 吴筠 《建业怀古》诗:“炎精既失御,宇内为三分。” 宋 袁陟 《过金陵谒吴大帝庙》诗:“炎精竟灰烬,紫盖出艨艟。”此指 汉 朝。 清 顾炎武 《恭谒孝陵》诗:“寳祚方中缺,炎精且下沦。”此指 明 祚。参见“ 炎祚 ”。

间关

象声词。形容宛转的鸟鸣声

间关莺语。——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海岭

海底的山脉。一般较陆地的山脉高而长,而侧较陡。也叫海脊。

万死

死一万次,形容受严厉惩罚或冒生命危险

罪该万死

赵孤

(1). 赵氏 的孤儿。指 赵武 。 汉 王充 《论衡·吉验》:“ 景公 乃与 韩厥 共立 赵 孤,续 赵氏 祀,是为 文子 。” 宋 辛弃疾 《六州歌头》词:“君不见: 韩献子 , 晋 将军, 赵 孤存;千载传 忠献 ,两定策, * 勋。”

(2). 赵氏 的孤儿。亦泛指孤儿。 明 冯梦龙 《酒家佣·姊弟式庐》:“谢劬劳能存 赵 孤,这愁怀 灵均 难赋。”参见“ 赵氏孤儿 ”。

(3). 赵氏 的孤儿。指 宋高宗 赵构 。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病》:“ 刘启之 以诗自许, 漫塘先生 得其诗,读至《韩蘄王庙》诗中两句云:‘皇天有意存 赵 孤, 蘄王 登坛鬼神泣。’先生掩卷曰:‘此未识作诗法也……今顾指 高宗 为 赵 孤,谓皇天眷命,有意存 赵 孤,而 蘄王 登坛,鬼神便泣,气势却如此其盛!毋乃抑君父之太过,而扬臣子之已甚乎!’”

也可

蒙古语,大的意思。 元 代任同一官职的数人,为首的在官名前加“也可”二字,表示第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也可太傅》:“ 蒙古 语,大为也可。凡官名也可者,第一之称。”按,《元史·食货志三》有也可太傅,即《耶律秃花传》中拜太傅总领的 也可那延 。

奈何

(1) 怎么办

无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且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惩治;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北风

(1) 从北方吹来的风。亦指寒冷的风

(2) 尤指大平原上突然的强北风或得克萨斯以及墨西哥湾上和西加勒比海的同样的风

(3)

(4) 一种强北风,尤指墨西哥或中美的

(5) 西班牙的冬季北风

樯乌

桅杆上的乌形风向仪。也用以比喻飘忽不定的生活。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塞雁与时集,檣乌终岁飞。” 宋 张先 《御街行·送蜀客》词:“纷纷归骑亭皋晚,风顺檣乌转。” 宋 苏轼 《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之三:“生涯到处似檣乌,科第无心摘頷鬚。”

漂漂

(1).漂流。《战国策·齐策三》:“降雨下, 淄水 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2).漂浮,浮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酒色漂漂,与银光一体。” 唐 陆龟蒙 《和友人许惠酒以诗徵之》:“冻醪初漉嫩如春,轻蚁漂漂杂蘂尘。”

(3).漂泊。 唐 杜甫 《严氏溪放歌行》:“天下兵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

(4).飞扬貌;高飞貌。《老子》“漂兮若无所止” 汉 河上公 注:“我独漂漂若飞若扬无所止也。” 汉 贾谊 《吊屈原赋》:“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5).浅青色。《释名·释采帛》:“漂漂,浅青色也。”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

(6).古代传说中南方山名。《吕氏春秋·求人》:“南至 交阯 、 孙朴 、 续樠 之国, 丹粟 、 漆树 、 沸水 、 漂漂 、 九阳 之山。”

(7).投小瓦片或小石片掠水面跳跃向前的一种游戏。《花城》1981年第1期:“时间又在一幢幢工厂的烟突上升起了,在孩子们放情投出的漂漂水纹上展开了。”

无乃

表示委婉反问。不是;岂不是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

鲸鱼

鲸的俗称

渭滨

《韩非子·喻老》:“ 文王 举 太公 於 渭 滨者,贵之也。”后因以“渭滨”指 太公望 吕尚 。《宋书·周续之传》:“是以 渭 滨佐 周 ,圣德广运; 商洛 匡 汉 ,英业乃昌。”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四十千秋自咏》:“宠遇偏嗤 莘野 薄,奇逢半笑 渭 滨迟。”

斯人

(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