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颂九首明道

作者:石介 朝代:宋代

宋颂九首明道原文

政在房帷,小人乘时。
十年于兹,帷几帷微。
圣人如天,不识不知,龙晦其威,神藏其为。

诗词问答

问:宋颂九首明道的作者是谁?答:石介
问:宋颂九首明道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石介的名句有哪些?答:石介名句大全

石介宋颂九首明道书法欣赏

石介宋颂九首明道书法作品欣赏
宋颂九首明道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房帷

(1).犹帷帐。 晋 潘岳 《哀永逝文》:“彻房帷兮席庭筵,举酹觴兮告永迁。” 清 龚自珍 《论私》:“貍交禽媾,不避人於白昼,无私也。若人则必有闺闥之蔽,房帷之设,枕席之匿,赬頩之拒矣。”

(2).指宫闱、宫中。《新唐书·后妃传上·高宗则天武皇后》:“初,元舅大臣怫旨,不閲岁屠覆,道路目语,及 仪 见诛,则政归房帷,天子拱手矣。” 清 吴伟业 《永和宫词》:“本朝家法修清讌,房帷久絶珍奇荐。”《孽海花》第二六回:“连房帷之事,朕都没有主权吗?”

(3).泛指内室、闺房。 明 刘基 《再和石末公<七夕>诗倒用前韵》:“房帷瓜果纷祠祀,霄汉云霓隔晦冥。”

小人

(1) 〈方〉

(2) 指子女

养这么一个小人就让夫妻俩够操劳的了

(3) 小孩儿

乘时

乘机;趁势。 晋 左思 《吴都赋》:“富中之甿,货殖之选,乘时射利,财丰巨万。”《宋史·王晏传》:“今 契丹 南侵,天下汹汹,英雄豪杰固当乘时自奋。” 鲁迅 《三闲集·“皇汉医学”》:“ 日本 人 汤本求真 做的《皇汉医学》译本也将乘时出版。”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于兹

(1).在此。《书·盘庚上》:“我王来,既爰宅于兹。” 孔 传:“言 祖乙 已居於此。” 明 胡应麟 《诗薮·遗逸中》:“残珠剩玉,沦没渊海,能亡三嘆?因识其目于兹云。”

(2).于今,至今。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虚心定志,欲闻流议者,三年于兹矣。” 晋 潘岳 《怀旧赋》:“不歷 嵩丘 之山者,九年于兹矣。” 唐 韩愈 《祭侯主簿文》:“我狎我爱,人莫与夷,自始及今,二纪于兹。”

(3).当今,今世。《汉书·司马相如传》:“休烈显乎无穷,声称浹乎于兹。” 颜师古 注:“于兹,犹言今兹也。”

吁嗟;叹息。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铭》:“于兹先生,秉德恭勤。”

(1).至今。《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今臣生十二岁於兹矣。”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朕立諫鼓、设谤木,於兹三年矣。”

(2).在此。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执銓以平,御烦以简。 裴楷 清通, 王戎 简要,復存於兹。”

圣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不识不知

(1).谓不识古今。形容古代民风淳朴。《诗·大雅·皇矣》:“帝谓 文王 ,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列子·仲尼》:“ 尧 乃微服游於康衢,闻儿童謡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2).犹不知不觉。 静嘨斋主人 《<西游补>答问》:“情之魔人,无形无声,不识不知,或从悲惨而入;或从逸乐而入;或一念疑摇而入;或从所见闻而入。”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然而通读全篇,较之攻击 日本 人,倒是不识不知地将 * 留学生的不品行,特地费了力招供出来的地方更多。”

神藏

(1).中医学谓神气蕴藏于内腑。《素问·三部九候论》:“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五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王冰 注:“所谓神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以其皆神气居之,故云神藏五也。”

(2).针灸穴位名。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卷三:“神藏,在彧中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阴脉气所发。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壮。”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