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七首

作者:释原妙 朝代:宋代

偈颂六十七首原文

意句不到,宗说不通,盲龟跛鳖。
意句俱到,宗说俱通,盲龟跛鳖。

诗词问答

问:偈颂六十七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原妙
问:偈颂六十七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原妙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原妙名句大全

释原妙偈颂六十七首书法欣赏

释原妙偈颂六十七首书法作品欣赏
偈颂六十七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不到

(1)

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钟驶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师抱怨那个孩子不到学校上课

(3)

不周到

我们是粗人,照顾不到,请多原谅

不通

(1).阻塞;不通达。《左传·成公十三年》:“东道之不通,则是 康公 絶我好也。”《楚辞·九辩》:“閔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2).不相往来。《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

(3).不共同使用。《礼记·内则》:“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4).不明白;不了解。《汉书·哀帝纪》:“皇天降非材之佑, 汉 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 冲 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 王愿坚 《普通劳动者》:“说着,他动了真气,象不屑于和这个不通情理的人说话似的,一翻身躺下去。”

(5).谓学识浅陋。 汉 王充 《论衡·别通》:“夫通人犹富人,不通者犹贫人也。俱以七尺为形,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无一牒之诵。”

(6).谓文理悖谬不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是为一论物体,一就人情,殊不通矣。”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鼎甲》:“邑宰见其文,以为不通,贴文於照墙,不取。”

跛鳖

(1).瘸腿的鳖。亦泛指鳖。鳖行动迟缓,故称。《楚辞·严忌<哀时命>》:“駟跛鳖而上山兮,吾固知其不能陞。” 王逸 注:“言己念君信用众愚,欲以致治,犹若驾跛鳖而欲上山,我固知其不能登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内篇>序》:“岂敢力苍蝇而慕冲天之举,策跛鳖而追飞兔之轨。” 清 陈文述 《哀冻死者》诗:“山魈走躑躅,跛鳖行蹣跚。”

(2).比喻驽钝;低劣。 宋 梅尧臣 《江邻几暂来相见去后戏寄》诗:“众中旧骑跛鳖马,塞下新买连钱驄。” 清 唐孙华 《责猫》诗:“形虽小於菟,伎俩但跛鳖。”

(3).比喻驽钝低劣之人。 宋 周必大 《送光禄寺丞李德远请春祠》诗:“寸莛那许撞洪鐘,跛鳖近将随騏騄。” 清 冯舒 《虞山妖乱志》卷上:“ 復社 者, 吴中 人 孙孟朴 辈所倡也。稂莠杂揉,入其籍者,跛鳖劣犬亦为清流。”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