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赠九霞子鞠九思)

作者:陈楠 朝代:宋代

原文

夺取天机妙,夜半看辰杓。
一些珠露,阿谁运倒稻花头。
便向此时采取,宛如碧莲合蕊,滴破玉池秋。
万籁风初起,明月一沙鸥。
紫河车,乘赤凤,入琼楼。
谓之玉汞,与铅与土正相投。
五气三花聚顶,吹著自然真火,炼得似红榴。
十月胎仙出,雷电送金虬。

诗词问答

问:《水调歌头(赠九霞子鞠九思)》的作者是谁?答:陈楠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陈楠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楠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陈楠水调歌头(赠九霞子鞠九思)书法作品欣赏
水调歌头(赠九霞子鞠九思)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夺取

(1) 使用力量强行取得

夺取领导权

夺取到巨大财富

(2) 争取得到

机妙

机微奥妙。《魏书·乐志》:“ 仲儒 不量庸昧,窃有意焉。遂竭愚思,钻研甚久。虽未能测其机妙,至於声韵,颇有所得。”

夜半

见“半夜”

今夜半。——明· 魏禧《大铁椎传》

一些

几个;若干

珠露

露珠的美称。 南朝 齐 王融 《青青河畔草》诗:“珠露春华返,璿霜秋照晚。” 元 吴师道 《晚霜曲》:“九天 青女 曳裙带,笑抛珠露成飞花。” 明 刘基 《祝英台近》词:“翠烟收,珠露下,星汉共瀟洒。” 许地山 《万物之母》:“这当然更要动她底心,所以那方从霭云被里钻出来的朝阳无力把她脸上和鼻端底珠露晒干了。”

阿谁

疑问代词。犹言谁,何人。《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紫骝马歌辞》:“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先主 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拨转顶门关棙子,阿谁不是大罗仙。” 尹爟 《九月上越王台》诗:“空教 陆贾 降雄策,此日 佗 城属阿谁!”

花头

(1).花纹。《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到了 南京 之后,住了两个月,寄过两件织现成花头的缎子送给 小红 作衣服穿。”

(2).花朵。《全唐诗》卷八九九载《撷芳》:“风摇荡,雨蒙茸,翠条柔弱花头重。” 宋 苏辙 《次迟韵千叶牡丹》之一:“ 潩 上名园似 洛 滨,花头种种鬪尖新。” 宋 刘蒙 《菊谱·夏金铃》:“夏金铃出 西京 ,开以六月,深黄,千叶……而花头瘦小,不甚鲜茂。”

(3).指妇女头上戴的装饰品。 叶玉森 《印度故宫词》:“花头蛮髻司香女,能作笼鸚呜咽语。”

(4).花招。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今人谓人狡獪弄术曰起花头。”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三:“这个情形只能作这样的解释,是反动派为着自己的利益时常玩弄花头。”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我以为应该请适当的人向他疏通;疏通不是低头服小,是叫他不要在这桩事上出花头,阻挠我们的新发展。”参见“ 花招 ”。

(5).新奇的主意或办法。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 海婴 很好,每日上学,不大赖学了,但新添了一样花头,是礼拜天要看电影。”

(6).奥妙的地方。如:这种游戏看起来简单,里面的花头还真不少。

此时

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采取

采纳听取;选取实施;采摘;收取

采取菱角

宛如

(1) 好像;仿佛

绚烂的晚霞,宛如一幅锦绣

(2) 委曲顺从的样子

碧莲

(1).绿荷。 唐 吕岩 《洞庭湖君山颂》诗:“午夜 君山 翫月回,西邻小圃碧莲开。”

(2).比喻苍翠挺拔的山峰。 唐 元稹 《奉和窦容州》:“斑竹初成二妃庙,碧莲遥耸 九疑峯 。” 唐 司空图 《雨中》诗:“簷外莲峰阶下菊,碧莲 * 是吾家。”

破玉

开出洁白的花。玉,喻其白。《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秋光老后,篱边嫩菊堆金;腊雪消时,岭畔疎梅破玉。”

万籁

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响声;一切声音

万籁有声。——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万籁俱寂

初起

(1).谓最初起事。《史记·项羽本纪》:“ 项籍 者, 下相 人也,字 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2).起初;开始。《老残游记》第四回:“初起还办着几个强盗,后来强盗摸着他的脾气,这 玉大人 倒反做了强盗的兵器了。”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九章:“ 阿划 初起有点不相信,但是一听见床上的呻吟,他慢慢地跑了过来。”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沙鸥

指栖息沙洲的鸥一类的水鸟

紫河车

(1).中药名。也称人胞。用人的胎盘(胞衣)加工制成。能补元气,治身体虚弱、虚劳、喘咳等症。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人一·人胞》。

(2).道家称修炼而成的仙液。色紫,谓服之可长生。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 王琦 注引 萧士贇 曰:“道家 蓬莱 修炼法,河车是水,朱雀是火。取水一斗鐺中,以火炎之令沸,致圣石九两其中,初成姹女,次谓之玉液。后成紫色,谓之紫河车。” 唐 顾况 《送李道士》诗:“莫愁客鬢改,自有紫河车。”

赤凤

(1).传说中的神鸟。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赤凤来衔璽,青鸟入献书。” 叶玉森 《太平洋归舟中作》诗:“飞潜无主文鰩苦,升謫随天赤凤哀。”

(2). 汉成帝 皇后 赵飞燕 所通宫奴名。旧题 汉 伶玄 《赵飞燕外传》:“后所通宫奴 燕赤凤 者,雄捷能超观阁,兼通昭仪。”后常以喻指情夫。 唐 李商隐 《可叹》诗:“ 梁 家宅里 秦宫 入, 赵后 楼中 赤凤 来。”《孽海花》第二六回回目:“主妇索书,房中飞 赤凤 。”

(3).乐曲名。即《赤凤皇来》。 清 杜濬 《初闻灯船鼓吹歌》:“烛龙但恨天难夜,《赤凤》从教昼不回。”

琼楼

亦作“璚楼”。形容华美的建筑物。诗文中有时指仙宫中的楼台。 南朝 梁 陆倕 《天光寺碑》:“珉陛凌虚,琼楼鬱起,可使 龙城 愧饰, 雁塔 慙珍。”一本作“ 琼篱 ”。 唐 皮日休 《腊后送内大德从勗游天台》诗:“梦入琼楼寒有月,行过石树冻无烟。” 明 张昱 《中秋望月》诗:“月里分明见九州,浮云西北是璚楼。” 清 龚自珍 《天仙子》词:“天仙偶厌住琼楼,乞得人间一度游。”

土正

古官名。五官之一。《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杜预 注:“土为群物主,故称后也。”《史记·龟策列传》:“甲子重光,得我者匹夫为人君,有土正,诸侯得我为帝王。”

相投

(1) 彼此投合

脾气相投

(2) 投靠;投奔;求托

五气

(1).指五脏之气。气,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周礼·天官·疾医》:“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 郑玄 注:“五气,五藏所出气也。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2).五行之气,五方之气。《鹖冠子·度万》:“五气失端,四时不成。”《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 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 裴骃 集解引 王肃 曰:“五行之气。” 北周 庾信 《配帝舞》:“四时咸一德,五气或同论。”

(3).中医谓寒、暑、燥、湿、风五气。《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於心肺。”《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上》:“天有五气,食人入鼻,藏于五藏。”注:“天以风、暑、湿、燥、寒之五气食人,从鼻而入。”

(4).五种情感。《逸周书·官人》:“民有五气:喜、怒、欲、惧、忧……五气诚於中,发形於外,民情不可隐也。”

三花聚顶

精为玉花,气为金花,神为九花。道家重修炼,以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后聚之于顶,可以万劫不侵。 明 张鼎思 《琅邪代醉编》卷三十:“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道家修养之法也。三花落则死矣。三花未落,乘兴来过,言有生之年,未死之日,犹有再会之期也。”《西游记》第十九回:“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

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真火

(1).谓心中的火。比喻旺盛的生命力。 宋 苏辙 《送杨腾山人》诗:“窻前雪花落,真火中自然。”

(2).犹言怒气。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十三》:“司机尽管鼓动着发动机,汽车本身也好象在冒真火,满焦躁地象狂牛一样吐着气。”

得似

怎似;何如。 五代 齐己 《寄湘幕王重书记》诗:“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 宋 陈亮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词:“自笑堂堂 汉 使,得似洋洋 河 水,依旧只流东?” 明 刘基 《四月二十二日郊外游》诗:“吾儕幸味苦,得似道傍李?”

十月

格里氏历(即阳历)每年的第十个月——缩写Oct.

胎仙

(1).鹤的别称。古代鹤有仙禽之称,又相传胎生,故名。 元 张养浩 《寨儿令·夏》曲:“见胎仙,飞下九重天。”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鹤》﹝释名﹞引 八公 《相鹤经》:“鹤乃羽族之宗,仙人之驥,千六百年乃胎产,则胎仙之称以此。世谓鹤不卵生者误矣。”

(2).道教神名。《黄庭内景经·上清章》:“琴心三叠儛 胎仙 。” 务成子 注:“ 胎仙 即 胎灵大神 ,亦曰 胎真 ,居明堂中。”

雷电

空中带电的云在放电时所发强光与声音

金虬

亦作“ 金虬 ”。金龙。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孤园寺》:“幡条玉龙扣,殿角金虯舞。” 清 陈维崧 《采桑子·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词:“苍松陡作金虬舞,似此云山,不像人间。”

见“ 金虯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