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雍和

作者:魏徵 朝代:唐代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雍和原文

律应西成,气躔南吕。珪币咸列,笙竽备举。
苾苾兰羞,芬芬桂醑。式资宴贶,用调霜序。

诗词问答

问: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雍和的作者是谁?答:魏徵
问: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雍和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魏徵的名句有哪些?答:魏徵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西成

谓秋天庄稼已熟,农事告成。《书·尧典》:“平秩西成。” 孔颖达 疏:“秋位在西,於时万物成熟。” 唐 高适 《东平路中遇大水》诗:“稼穡随波澜,西成不可求。”

南吕

(1).古代乐律调名。十二律之一,属阴律。《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磬,以祀四望。”《吕氏春秋·音律》:“太簇生南吕。”参见“ 十二律 ”。

(2).阴历八月的异名。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吕配在八月,故以之代八月。《吕氏春秋·音律》:“南吕之月,蛰虫入穴,趣农收聚。” 高诱 注:“南吕,八月也。”

珪币

祭祀用的玉帛。《汉书·文帝纪》:“其广增诸祀坛场珪币。” 颜师古 注:“币,祭神之帛。”《旧唐书·音乐志三》:“诚备祝嘏,礼殫珪币。”《宋史·乐志七》:“肆类上帝,怀柔百神。稾秸既设,珪币既陈。”

笙竽

笙和竽。因形制相类,故常联用。竽亦笙属乐器,有三十六簧。《礼记·檀弓上》:“琴瑟张而不平,笙竽备而不和。” 晋 左思 《吴都赋》:“盖象琴筑并奏,笙竽俱唱。” 唐 杜甫 《玉华宫》诗:“万籟真笙竽,秋色正萧洒。”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中秋》:“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 清 黄宗羲 《黄季真先生墓志铭》:“门成 鲁 卫 ,祭抱笙竽。”

备举

(1).具备并实行。《礼记·乐记》:“备举其道,不私其欲。” 孔颖达 疏:“能备具举行仁义之道,以利天下,不私自恣己之 * 也。”

(2).详细列举。 唐 李翱 《再请停率修寺观钱状》:“况使司税额,悉以正名,幸当职司,敢不备举。” 谢觉哉 《艰险拿来足踩平》:“农业、工业、商业、教育、科学文化、政法及其他不能备举的事业,都有较切实和详细的规定。”

(3).谓兼容并包。 明 王廷相 《<何大复先生集>》序:“遐追 周 汉 ,俯视 六朝 ,温醇典雅,丰容色泽,靡不备举。”

苾苾

香气浓郁。《诗·小雅·信南山》:“苾苾芬芬,祀事孔明。”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蔚蔚丰秋,苾苾香秔。” 唐 张九龄 《荔枝赋》:“緑穗靡靡,青英苾苾。不丰其华,但甘其实。”

兰羞

佳肴。 南朝 梁简文帝 《九日侍皇太子乐游苑》诗:“兰羞荐俎,竹酒澄芬。” 宋 范仲淹 《送吴安道学士知崇州》诗:“一麾轻去奉兰羞,共惜清贤岂易求。” 宋 李清照 《长寿乐·南昌生日》词:“看綵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芬芬

(1).芳香。《诗·大雅·凫鹥》:“旨酒欣欣,燔炙芬芬。” 毛 传:“芬芬,香也。”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蔼蔼萎萎,馥馥芬芬。” 明 马愈 《马氏日抄·特迦香》:“在地中枕内取出一小盒,启香爇之,香虽不多,芬芬满室。”

(2).犹纷纷。杂乱貌。《逸周书·祭公》:“汝无泯泯芬芬,厚颜忍丑。” 孔晁 注:“泯芬,乱也。” 卢文弨 曰:“芬芬,与《吕刑》‘棼棼’同。”《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陵 军骸骸向前催,虏骑芬芬逐后来。”

桂醑

桂花酒。亦泛指美酒。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席布騂驹,堂流桂醑。” 唐 魏徵 《五郊乐章·雍和》:“苾苾兰羞,芬芬桂醑。” 宋 苏轼 《新酿桂酒》诗:“烂煑葵羹斟桂醑,风流可惜在 * 。” 明 谢榛 《七夕留别汪伯阳李于鳞王元美得知字》诗:“桂醑还成醉,萍踪不可期。”亦称“ 桂花醑 ”。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上每赐御饌汤物……其酒有凝露浆、桂花醑。”

霜序

指晚秋季节。 唐 魏徵 《五郊乐章·雍和》:“式资宴貺,用调霜序。” 唐 宋之问 《早入清远峡》诗:“秋菊迎霜序,春藤碍日辉。” 元 冯子振 《十八公赋》:“缘是指凉亭,顺霜序,昕关掣,晴岭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