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城西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蓟州城西原文

蓟州城西地本低,去夏盘山骤发潦。

沟浍皆盈涸可待,涌入运河灾及漕。

未伤秋禾仍有收,盖藏无缺民安乐。

却缘疏泄未尽消,下隰见或存泥淖。

颇多扶犁种春麦,为之差慰农功劭。

但以左近目前论,弗雨为佳雨非要。

驱车廿里度平冈,原觉知时春雨妙。

展转之愿信何从,自问难答还自笑。

诗词问答

问:蓟州城西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蓟州城西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五

2. 去岁五月间雨后山水暴涨泻入蓟运河粮艘猝不及避间有一二冲损者濒河虽亦有漫溢而潦退甚速大田仍获有秋即洼地亦无妨春麦

参考注释

州城

旧时州署所在城邑。 宋 王偁 《东都事略·太宗纪》:“乃者,盗兴畎亩,连陷州城。”《初刻拍案惊奇》卷五:“现小女竟送到尊舟,如今若等尊舟到州城,水路难行,定不能勾。”《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古怪再古怪不过我们州城里的这位新城隍爷咧!”

盘山

沿山盘绕

盘山公路

骤发

(1).迅速发射。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材官骤发,矢道同的。”亦指迅速散发。 明 陆粲 《庚巳编·洞箫记》:“自是每一举念,则香骤发,美人輒来,来则携酒与欢宴。”

(2).突然发作。 宋 苏辙 《蜀论》:“若夫 蜀 人,辱之而不能竞,犯之而不能报,循循而无言,忍詬而不骤发也。”

(3).指暴发户。《清夜钟》第十三回:“其时,有一个富家,姓 李 ,是个骤发,要得攀高, 周夫人 嫌他不是宦族,不肯成就。”

沟浍

(1).泛指田间水道。浍,田间水渠。《孟子·离娄下》:“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荀子·王制》:“脩隄梁,通沟澮,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 杨倞 注:“沟澮,皆所以通水。《周礼》:‘十夫之田有沟,沟上有畛。千夫有澮,澮上有道。’ 郑 云:‘沟,广深各四尺。澮,广二寻,深二仞也。’” 汉 张衡 《南都赋》:“沟澮脉连,隄塍相輑。” 唐 戴叔伦 《喜雨》诗:“田家共欢笑,沟澮亦已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雷曹》:“时久旱,十里外,雨仅盈指,独 乐 里沟澮皆满。”

(2).借指荒野。《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昔者, 伯夷 、 叔齐 死於沟澮之间,其仁成名於天下。” 章炳麟 《哀山东赋》:“驱丁男以负儋兮,老弱转于沟澮。”

可待

就会;就要。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二折:“若再不肯,你写一封假书,只説 白侍郎 已死,他可待肯了。” 明 陈与郊 《文姬入塞》杂剧:“今日里,可待离龙城,还凤穴。”

运河

人工水道,用作航行、排水或灌溉土地

秋禾

秋熟的谷物。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岂知秋禾登,贫窶有仓卒。” 宋 苏轼 《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

盖藏

(1).储藏。《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命百官,谨盖藏。” 郑玄 注:“谓府库囷仓有藏物。”《汉书·王莽传中》:“予之北巡,必躬载拂,每县则粟,以劝盖藏。” 清 刘大櫆 《乞里人共建义仓引》:“夫下之人家无盖藏之备,而一切仰望於上。”

(2).指储藏的财物。 宋 王安石 《和吴御史汴渠》:“自宜富京师,乃亦窘盖藏。”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所经村庄皆已焚烬,盖藏皆已搜劫,男妇皆已虏掠,目不忍见。”

(3).掩盖;隐藏。《淮南子·齐俗训》:“以为穷民絶业而无益於槁骨腐肉也,故葬薶足以收歛盖藏而已。”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况 齐丘 之犊,彰於载讖;河边之狗,著於謡咏。明如日月,难为盖藏,此而不书,何以示后?”

(4).犹窝藏。《旧唐书·宪宗纪下》:“乃詔京城诸道,能捕贼者赏钱万贯,仍与五品官,敢有盖藏,全家诛戮。”

无缺

没有缺损

完好无缺

安乐

安宁快乐

回归故里,度过老年的安乐生活

泥淖

(1)

(2) 泥泞的低洼地,也指烂泥、泥坑

(3) 比喻艰难而不易摆脱的困境

春麦

春季播种的麦子。 唐 司空图 《书怀》诗:“几处马嘶春麦长,一川人喜雪峯晴。” 宋 苏轼 《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两足谁言春麦短,城坚不怕秋涛卷。”《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九年》:“内出正月所种春麦,并秀实坚好,与八九月所种无异。” 清 程瑶田 《与吴殿旸舍人书》:“ 瑶田 居北方久,见其种春麦者皆小麦。”

近目

目前。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 九山 书会,近目翻腾。”

驱车

乘车或驾车

驱车来到国宾馆,首相已在迎门口迎候

平冈

指山脊平坦处。 南朝 梁 沉约 《宿东园》诗:“茅栋啸愁鴟,平冈走寒兔。” 宋 柳永 《临江仙引》词:“渡口、向晚,乘瘦马、陟平冈。”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南循东下之脊而上,半里,得平冈。”

觉知

(1).觉察到。《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吏觉知,使 长安 尉 奇 等往捕 开章 。”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密言臺上,犹惧觉知,羣议沙中,何无避忌!” 宋 苏轼 《杭州召还乞郡状》:“臣亦觉知先帝无意杀臣,故復留残喘得至今日。”

(2).知觉。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有觉知则有吸摄,磁石犹然,何况于人!”

春雨

(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展转

(1) 翻身貌。多形容卧不安席

(2) 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环节的地方

展转四明天台。——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何从

(1).犹怎么办。多用于对问题的抉择。《史记·大宛列传》:“﹝ 宛 贵人﹞约曰:‘ 汉 毋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 汉 军食。即不听,我尽杀善马,而 康居 之救且至…… 汉 军熟计之,何从?’”

(2).从何处,从哪儿。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从便得之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见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乱者,何从而得之?”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文字如此之难,工农何从看起?”

(3).犹何尝,何曾。《白雪遗音·马头调·又是想来》:“一片的假意,哄奴到如今,何从有真心。”《红楼梦》第一百回:“我这个丫头,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从还是个娘?”

自问

(1) 自己问自己

(2) 自己衡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