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杨方叔游开宝上方有怀里中二三故人

作者:韩维 朝代:宋代

原文

京都寡临观,兹地高且明。
仲科一来望,旷然写予情。
千载豪杰尽,夷门荆棘生。
时平盛民物,华屋连飞甍。
长烟冒百里,下视色正青。
慨彼尘土间,扰扰何多营。
往车无徐驱,来马无停征。
顾惭托閒官,幸得游衍并。
念我同里人,三四不在行。
孔公老龙山,孙子令江城。
崔閒盎有粟,辛困冠无缨。
一回西南首,惨淡意莫平。

诗词问答

问:《同杨方叔游开宝上方有怀里中二三故人》的作者是谁?答:韩维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韩维的名句有哪些?答:韩维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韩维同杨方叔游开宝上方有怀里中二三故人书法作品欣赏
同杨方叔游开宝上方有怀里中二三故人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京都

(1) 国都。京师

有京都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始称于 * 时,因景王(司马师)讳师,故称京师为京都;或指日本故都,又称西京,在本州岛西南

一来

(1).来一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晋 楚 将平,诸侯将和, 楚王 是故昧於一来。” 唐 白居易 《赠昙禅师》诗:“五年不入 慈恩寺 ,今日寻师始一来。”《宋史·卓行传·巢谷》:“ 苏軾 责 黄州 ,与 谷 同乡,幼而识之,因与之游。及 軾 与弟 辙 在朝, 谷 浮沉里中,未尝一来相见。”

(2).常与“二来”、“三来”等连用,列举理由或目的。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四折:“一来庆贺功劳,二来犒赏孩儿。”《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一来晓得姐姐的心事,二来见 凤生 靦覥,心里也有些喜欢,要在里头撮合。”《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咱一来是为行好,二来也怕脏了我的店。” 朱自清 《给亡妇》:“你常生病,却总不开口,挣扎着起来;一来怕扰我,二来怕没人做你那分儿事。”

(3).谓某种动作或情况的出现。 鲁迅 《故事新编·序言》:“不记得怎么一来,中途停了笔,去看日报了。” 巴金 《家》七:“他自己把心关着,唯恐别人看见他的秘密,你想,这样一来别人怎好跟他接近?” 老舍 《正红旗下》十:“到端午、中秋、重阳,大家若是都作些诗,喝点黄酒,有多好呢!哼,那么一来,天下准保太平无事了!”

(4).蒙语ire的音译。“来了”之意。《华夷译语》等作“亦列”。 明 黄元吉 《流星马》第二折:“通事见正旦云:‘也七阿妈萨一来四。’”参阅 方龄贵 《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

旷然

(1).豁达。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新唐书·柳浑传》:“免后数日,置酒召故人出游,酣肆乃还,旷然无黜免意。”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剀》诗:“所贵烈士心,旷然自超卓。”

(2).形容豁然通晓。 汉 焦赣 《易林·明夷之恒》:“魂微惙惙,行纊听絶。旷然大通,復更生活。”《后汉书·申屠刚传》:“此天所以谴告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旷然觉悟。”《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朕亲自览读,反覆数周,心开目明,旷然发矇。”

(3).宽宏貌。《后汉书·度尚传》:“狱吏谓 盘 曰:‘天恩旷然而君不出,可乎?’”《新唐书·郭虔瓘传》:“昔 相如 能詘 廉颇 , 寇恂 不吝 贾復 ,宜各旷然,终承朕命。”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中》:“若陛下忘其亲讐,旷然受之,惟才是用,塞谗毁路,其谁敢不竭忠以闻上乎?”

(4).虚空貌。《云笈七籤》卷六十:“至此常须少食,务令腹中旷然虚浄。”

(5).开阔貌。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五:“朝入 譙郡 界,旷然消人忧。”《太平广记》卷一九七引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尝有一人,悮坠穴中……乃缘穴而行,可十许日,忽旷然见明。” 清 恽敬 《游通天岩记》:“过主巖,巖益盘盘然,南折而西,有岫出巖背,旷然也,曰:‘忘归巖’。”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豪杰

(1) 才智勇力出众的人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2) 又

三老豪杰皆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安然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人中豪杰

(3) 倚仗权势横行一方的人

夷门

战囯时魏囯都城大梁的东门

夷门监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夷门侯生。

行过夷门。

夷门抱关者。

荆棘

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从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

斩荆棘。——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时平

时世承平。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尘清世晏,仓兕无用其武功;运謐时平,鵷鷺咸修其文德。”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郡宴和韵》词:“但得时平鱼稻熟,这腐儒,不用青精饭。” 康有为 《过昌平城》诗:“时平堡堠生青草,欲出军都吊鬼雄。”

民物

(1).泛指人民、万物。 汉 蔡邕 《陈太丘碑》:“神化著於民物,形表图於丹青。” 宋 张孝祥 《与明守赵敷文书》:“执事以慈惠之师,有来作牧,布宣德意,使田野按堵,民物康阜。”《清史稿·世祖纪二》:“朕亲政以来,夙夜兢业,每期光昭祖德,蚤底治平,克当天心,以康民物。”

(2).民众的财物。《后汉书·翟酺传》:“帑藏单尽,民物彫伤。”《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天作淫雨, 冀州 水出,漂没民物。”

(3).犹民情、风俗。《宋书·武帝纪下》:“古之王者,巡狩省方,躬览民物,搜扬幽隐,拯灾卹患。” 宋 苏舜钦 《先公墓志铭》:“既省政,恶民物之薄。” 明 申涵光 《宿金提驿》诗:“暂宿 恆 南驛,重悲 蓟 北天。山河仍故国,民物忆初年。”

华屋

华美的屋宇,指朝会、议事的地方

歃血于华屋之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飞甍

(1).指飞檐。 唐 羊士谔 《息舟荆溪入阳羡南山游善权寺呈李功曹巨》诗:“层阁表精庐,飞甍切云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山市》:“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五:“高耸着的飞甍跃瓴的城楼。”

(2).借指高楼。《文选·左思<吴都赋>》:“长干延属,飞甍舛互。” 吕向 注:“飞甍舛互,言栋宇相交互也。” 明 夏完淳 《咏怀》:“飞甍十二衢,徘徊明月皎。”

长烟

大片烟雾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百里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下视

(1).由高处往下看。《墨子·非儒》:“高拱下视。” 汉 扬雄 《甘泉赋》:“攀琁璣而下视兮,行游目乎 三危 。”《旧唐书·王方庆传》:“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

(2).轻视,看不起。 宋 范仲淹 《议守》:“ 匈奴 屡变,往往犯塞,杀戮吏民,不胜其酷。至于书问傲慢,下视中国。”《三国志平话》卷下:“ 曹相 下视 张松 。” 明 李贽 《定林庵记》:“子欲学,幸毋下视 周安 。”

正青

纯青。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人见有物正青,大如綖者,直下入水至蛇处,须臾,蛇浮出而死。”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麦苗稻穗之杪,往往出火,色正青。”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旬日犹苦腰痛,不悟其故,视之,有手迹,大如扇,色正青。”

尘土

细小的土灰

扰扰

形容纷乱的样子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顾惭

自顾而惭愧。 唐 杜甫 《北征》诗:“顾惭恩私被,詔许归蓬蓽。” 仇兆鳌 注:“顾惭,自顾惭愧也。”

幸得

(1).幸而;幸亏。《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臣幸得待罪行间,赖陛下神灵,军大捷,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也。”《儒林外史》第十五回:“他原来结交我是要借我骗 胡三公子 ,幸得 胡 家时运高,不得上算。” 沙汀 《一个秋天的晚上》:“‘哎呀,今晚上幸得遇到你们!’她深感庆幸地说。”

(2).有幸能够。 宋 欧阳修 《<梅圣俞诗集>序》:“若使其幸得用於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 宋 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歟!”

游衍

(1).恣意游逛。《诗·大雅·板》:“昊天曰旦,及尔游衍。” 毛 传:“游,行;衍,溢也。” 孔颖达 疏:“游行衍溢,亦自恣之意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诗:“远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峯。” 明 宋濂 《湛渊先生白公墓铭》:“与韵朋胜友,曳杖游衍,衔杯赋诗。”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三:“也依林壑也凭虚,游衍人间兴独餘。”

(2).谓从容自如,不受拘束。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 太白 力有餘閒,故游衍自得。 益 将矻矻以为之。”

(3).滋蔓。 清 恽敬 《光孝寺碑铭》:“ 宋 元 明 之言,往復变动,往復变动则生疑,而浮图之教乘得以游衍附託。”

(4).犹推演。衍,通“ 演 ”。 清 王耕心 《<白雨斋词话>序》:“故词之为体,诗以为禰,曲以为子,识者为之,莫不沿溯 汉 魏 ,游衍 屈 宋 ,以蘄上闚三百篇之恉。”

(1).犹畅游。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二:“ 王子 十五年,游衍 伊 洛 滨。” 唐 丘丹 《奉使过石门观瀑》诗:“吾祖昔登临, 谢公 亦游衍。” 清 孙枝蔚 《客金陵一月将归维扬留别周雪客》诗:“ 林翁 与 方生 ,与我更游衍。”

(2).优游宽衍、从容不迫的样子。 唐 杜甫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 仇兆鳌 注:“游衍,从容貌。《诗》:‘及尔游衍。’游衍,优游宽衍也。”

(3).蜿蜒游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遂出一鉢,注水其中,宛一小白蛇游衍於内,袖鉢而去。”

(4).虚浮枝蔓的样子。 清 曾国藩 《朱慎甫遗书序》:“ 嘉道 之际……刺经典一二字,解説或至数千万言,繁称杂引,游衍而不得所归。”

里人

(1).同里的人,同乡。《晏子春秋·问上九》:“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后五六岁,有里人如 成 先病,请药甚急, 成 愍而与之。” 宋 曾巩 《仙都观三门记》:“予与 齐曅 ,里人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李八缸》:“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

(2).里中主事者。《国语·鲁语上》:“唯里人所命次。” 韦昭 注:“里人,里宰也。” 唐 柳宗元 《上襄阳李愬仆射献唐雅诗启》:“稗官里人,得採而歌之。”

(3).俚人,鄙俗的人。 清 吴伟业 《琵琶行》:“里人度曲 魏良辅 ,高士填词 梁伯龙 。”

三四

(1).犹言再三再四。《北齐书·崔逻传》:“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2).表示为数不多。 宋 欧阳修 《归自谣》词:“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

不在行

(1).犹不得安生。《白雪遗音·马头调·掩绣户》:“你不起,偺就闹到东方亮,给你个不在行。”

(2).指对某种事情或某种业务缺乏知识和经验。 廖仲恺 《致 * 函电》之六:“﹝ 季陶 ﹞即能来,亦不过服书牍之劳,各方面军事固不在行,且不接头者多。”

孔公

指 孔子 。《文选·杨修<答临淄侯笺>》:“今之赋颂,古诗之流,不更 孔公 ,风雅无别耳。” 吕延济 注:“ 脩 言今 植 之赋颂乃与古诗相类,虽不经 孔子 删定,与《诗》之《风》《雅》无异焉。” 三国 魏 曹植 《盘石篇》:“乘桴何所志,吁嗟我 孔公 。” 晋 潘岳 《西征赋》:“忆江使之反璧,告亡期於 祖龙 。不语怪以徵异,我闻之於 孔公 。”

老龙

(1).指 老子 。语本《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 老子 ,其犹龙邪!” 元 耶律楚材 《河中春游有感》诗之五:“自知勋业输 雏凤 ,且学心神似 老龙 。”

(2).龙图阁学士的别称。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上:“旧制,直龙图阁谓之‘假龙’,龙图阁待制谓之‘小龙’,龙图阁直学士谓之‘大龙’,龙图阁学士谓之‘老龙’。” 清 方以智 《通雅·称谓》:“老龙、大龙、小龙,皆龙图学士之称也。”

孙子

儿子的儿子

江城

临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只听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黄景仁 《舟中再迭前韵》:“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

一回

(1).一次;一度。 唐 贺知章 《逸句》:“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 唐 孟郊 《怨别》诗:“一别一回老,志士白髮早。”《红楼梦》第五四回:“﹝炮仗﹞放罢,然后又命小戏子打了一回莲花落。”

(2).一会儿。《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方才叫住 郭立 ,相问了一回。”《水浒传》第一○二回:“今晚才到家,一回儿又做甚麼来?”《海上花列传》第一回:“一回説要看戏,一回説要吃酒。” 丁西林 《一只马蜂》:“她一回儿要到外边买些水果,一回儿想叫家里送点鸡汤。”

(3).章回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每一章称为一回。说书的一个段落也叫一回。

南首

(1).头朝南。《庄子·在宥》:“ 广成子 南首而卧, 黄帝 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后汉书·耿弇传》:“死尚南首,奈何北行入囊中?”《礼记·檀弓下》“葬於北方北首” 唐 孔颖达 疏:“言葬於国北及北首者,鬼神尚幽闇,往诣幽冥故也。殯时仍南首者,孝子犹若其生,不忍以神待之也。”

(2).南端。《儿女英雄传》第七回:“靠西壁又是一张独睡牀,靠东墙南首,一架衣裳隔子。”如:村南首是一片平整的稻田。

惨淡

(1) 光线暗淡

愁云惨淡万里凝。——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惨淡的月光,照射着雪地上的血迹

(2) 艰苦地;苦费心力地

惨淡经营

(3) 悲惨凄凉

惨淡人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