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成五章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漫成五章原文

沈宋裁辞矜变律,王杨落笔得良朋。
当时自谓宗师妙,今日惟观对属能。
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
集仙殿与金銮殿,可是苍蝇惑曙鸡。
生儿古有孙征虏,嫁女今无王右军。
借问琴书终一世,何如旗盖仰三分。
代北偏师衔使节,关中裨将建行台。
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
郭令素心非黩武,韩公本意在和戎。
两都耆旧偏垂泪,临老中原见朔风。

诗词问答

问:漫成五章的作者是谁?答:李商隐
问:漫成五章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漫成五章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李商隐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商隐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40-197

参考注释

沈宋

唐 诗人 沉佺期 、 宋之问 的并称。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 阴 何 尚清省, 沉 宋 歘联翩。”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 西汉 五言,三变而为歌行,四变而为 沉 宋 。” 清 赵翼 《瓯北诗话·七言律》:“ 唐 初 沉 宋 诸人益讲求声病,於是五七律遂成一定格式。”

裁辞

谓斟酌词句。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一:“ 沉 宋 裁辞矜变律, 王 杨 落笔得良朋。” 唐 黄滔 《南海韦尚书》:“设若旁扃辩囿,内遏言泉,不惟上负於良时,抑亦下辜於卑志。是致斋身搦管,沐髮裁辞。”

变律

律学名词。与正律相对而言。依三分损益法,正律仲吕以后产生的各律,均为“变律”。《通典·乐三》:“若以中宫为宫,则十二律内全无所取,何者?中吕为十二之穷,变律之首。” 清 黄宗羲 《答刘伯绳问律吕书》:“ 蔡元定 谓黄鐘为宫,所用七声皆正律,无空积忽微。自林鐘而下,则有半声,自蕤宾而下,则有变律,皆有空积忽微,不得其正。”

王杨

唐 初诗人 王勃 与 杨炯 的并称。 唐 李商隐 《漫成五章》诗之一:“ 沉 宋 裁词矜变律, 王 杨 落笔得良朋。” 宋 袁甫 《赓周纯甫求归再用前韵》之三:“ 少陵 不肯为轻薄,笑杀 王 杨 井底沉。” 清 孔尚任 《张毅文大理以笺索诗》:“ 王 杨 体就遭人哂,《湖海》编成属自欺。”

落笔

下笔书写或作画

他在有了生 * 验后才落笔画画?

良朋

好友。《诗·小雅·常棣》:“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一:“ 沉 宋 裁辞矜变律, 王 杨 落笔得良朋。”《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 续范亭 《登高望林老叶参谋长不至》诗:“闻道 延安 多集会,良朋不至秋风来。”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宗师

指在思想或学术上受人尊崇而可奉为师表的人

中国文坛的一代宗师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对属

犹撰句。指诗文中两句缀成对偶。 唐 杜甫 《寄高使君岑长史》诗:“更得清新否?遥知对属忙。”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律度对属,无不精絶。”

李杜

(1). 东汉 李固 、 杜乔 的并称。《后汉书·李杜传赞》:“ 李 杜 司职,朋心合力。致主 文 宣 ,抗情 伊 稷 。”

(2). 东汉 李膺 、 杜密 的并称。《后汉书·党锢传·杜密》:“党事既起,免归本郡,与 李膺 俱坐,而名行相次,故时人亦称 李 杜 焉。”

(3). 东汉 李云 、 杜众 的并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四李社》:“ 弘农 五官掾 杜众 ,伤 云 以忠諫获罪,上书愿与 云 同日死。帝愈怒,下廷尉,皆死狱中。其后 襄楷 上言,亦称为 李 杜 。”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六“李杜”》:“ 李云 、 杜众 以直通受诛,此又一 李 杜 矣。”

(4). 东晋 杜预 与 北魏 李冲 的并称。《魏书·王肃传》:“詔曰:‘……故 杜预 之殁,窆於 首阳 ;司空 李冲 ,覆舟是託。顾瞻斯所,诚亦二代之 九原 也。故 扬州 刺史 肃 诚义结於二世,英惠符於 李 杜 ,平生本意,愿终 京陵 ,既有宿心,宜遂先志。’”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六“李杜”》:“《魏书》 李冲 、 杜预 ,忠义相结,亦称 李 杜 。”

(5). 唐 李白 与 杜甫 的并称。 唐 韩愈 《调张籍》诗:“ 李 杜 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 甫 旷放不自俭,好论天下事,高而不功。少与 李白 齐名,时号‘ 李 杜 ’”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 李 杜 二公,诚为劲敌。 杜陵 沉鬱雄深, 太白 豪逸宕丽。” 清 费锡璜 《<友鸥堂集>序》:“ 叔威 诗虽不逮 李 杜 ,置之 元 、 白 、 苏 、 陆 间,则并驱争先。”

(6).初 唐 诗人 杜审言 与 李峤 ,晚 唐 诗人 李商隐 与 杜牧 亦并称“李杜”。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下》:“ 杜审言 、 李嶠 结友前朝, 李商隐 、 杜牧 之齐名晚季,咸称 李 杜 。”

(7). 宋 李韶 与 杜范 的并称。《宋史·李韶传》:“当是时, 杜范 亦在列,二人廉直,中外称为‘ 李 杜 ’。”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六“李杜”》:“《宋史》 李韶 与 杜范 皆廉直,中外谓 李 杜 。”

操持

料理;操办

操持家务

事略

一种传记文体,概述人的生平事迹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三才

(1).天、地、人。《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汉 王符 《潜夫论·本训》:“是故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务,相待而成。”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当日三才始判,两仪初分。”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世以 * 地皇 人皇 为三皇者,列三才开始之序,继以 有巢 燧人 伏羲 神农 者,明人群进化之程,殆皆后人所命,非真号矣。”

(2).三位齐名之才人。(1)指 晋 之 潘滔 、 刘舆 、 裴邈 。《晋书·刘舆传》:“时称 越 府有三才: 潘滔 大才, 刘舆 长才, 裴邈 清才。”(2)指 北齐 之 温子昇 、 邢子才 、 魏收 。《北史·魏收传》:“﹝ 魏收 ﹞与 济阴 温子昇 、 河间 邢子才 齐誉,世号三才。”

(3).三种材料。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三:“轮人以轂、辐、牙为三才,弓人以胶、漆、丝为三才,然其所谓三才者亦眇矣。”

万象

一切事物或景象

包罗万象

端倪

(1) 事情的头绪迹象

反复终始,不知端倪。——《庄子·大宗师》。成疏:“端,绪也,倪,畔也。”

(2) 边际

集仙殿

唐 宫殿名。 开元 十三年改名 集贤殿 。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二:“ 李 杜 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 集仙殿 与 金鑾殿 ,可是苍蝇惑曙鷄。”参见“ 集贤殿 ”。

金銮殿

(1). 唐 朝宫殿名,文人学士待诏之所。 唐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诗之一:“承恩初入 银臺门 ,著书独在 金鑾殿 。”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 唐 翰林院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 玉堂 、 承明 、 金鑾殿 皆在其间。”

(2).泛指皇宫正殿。 元 白朴 《东墙记》第四折:“脱却了旧布衣,直走上金鑾殿。”《痛史》第二回:“﹝ 贾似道 ﹞到了朝门,不免下轿步行,上到金鑾殿。” 吴组缃 《山洪》六:“皇帝坐在金銮殿上,也免不得百姓说冷话,可是不是呢?”亦省作“ 金鑾 ”。 唐 白居易 《贺雨》诗:“小臣诚愚陋,职忝 金鑾 宫。” 宋 苏轼 《武昌西山》诗:“当时相望不可见, 玉堂 正对 金鑾 开。” 清 郑燮 《荆州亭·江上》词之二:“多少 六朝 闲账,近日渔樵都忘;只是怨 弘光 ,白昼 金鑾 选唱。”

可是

(1) ——连接分句、句子或段落,表示转折关系,常和前面的“虽然”相呼应;先由“虽然”引出一层意思,后用“可是”一转,引出相反或不一致的意思。相当于“但是”

他虽然有病,可是仍继续工作

(2) 然而

可是他错了

(3) 真是;实在是

要论人家姚大叔,老成持重,又有骨气,可是百里挑一。—— 杨朔《三千里江山》

(4) 却是

现在可是换了一个说法了

(5) 是否

却从鼻尖跑下,又用冷舌头来舐我的嘴唇了,不知道可是表示亲爱。——鲁迅《野草》

(6) 还是

你这鱼是卖的,可是博的?——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

苍蝇

即家蝇。种类很多,能传染多种疾病

曙鸡

报晓的鸡啼声。 唐 沉佺期 《夜宿七盘岭》诗:“浮客空留听, 褒城 闻曙鸡。” 唐 唐彦谦 《夜蝉》诗:“羇人此夕如三岁,不整寒衾待曙鸡。”

征虏

指 东汉 祭遵 。 遵 封征虏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事见《后汉书·祭遵传》。 清 顾炎武 《上吴侍郎旸》诗:“ 征虏 投壶暇, 东山 赌墅优。”

右军

(1). 周 制,天子有三军,称中军、左军、右军。亦泛指右翼部队。《左传·桓公五年》:“王为中军, 虢公 林父 将右军。”《史记·赵世家》:“攻 中山 。 赵袑 为右军, 许钧 为左军, 公子章 为中军,王并将之。”《国语·吴语》:“ 越王 乃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亦令右军衔枚踰 江 五里以须。”《北史·周纪上·太祖文帝》:“帝率右军 若干惠 ,大破 神武 军,悉虏其步卒。”

(2). 晋 王羲之 曾任右军将军,后称 羲之 为“右军”。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一引 南朝 齐 王僧虔 《论书》:“ 庾征西翼 书,少时与 右军 齐名。” 唐 高适 《途中寄徐录事》诗:“空多篋中赠,长见 右军 书。” 清 姚鼐 《题二王帖》诗之三:“地下 右军 如可作,詎将知己许 文皇 。”

(3).相传 王羲之 爱鹅,后以“右军”作为鹅的别名。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讥谑》:“ 吴 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又谓鹅为‘右军’,以其好养鹅也。有一士人遗人醋梅与燖鹅,作书云:‘醋浸“曹公”一甏,汤燖“右军”两隻,聊备一饌。’”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虫鱼禽兽·右军》:“ 晋 右将军 王羲之 好鹅。在 会稽 山阴 ,道士养群鹅, 羲之 每就玩之。道士曰:为写《黄庭经》,当以相赠。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去。今人误以鹅为‘右军’,缘此故。”

借问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一世

(1).犹一代。《左传·昭公元年》:“一世无道,国未艾也。”《战国策·韩策三》:“ 昭釐侯 一世之明君也; 申不害 一世之贤士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夫 匈奴 难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盗侵驱,所以为业也。”《新唐书·郭子仪传赞》:“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

(2).三十年。 汉 王充 《论衡·宣汉》:“ 孔子 所谓一世,三十年也。”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宋史·张咏传》:“初, 咏 与 青州 傅霖 少同学。 霖 隐不仕, 咏 既显,求 霖 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謁。閽吏白 傅霖 请见, 咏 责之曰:‘ 傅先生 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霖 笑曰:‘别子一世尚尔耶?是岂知世间有 傅霖 者乎?’”

(3).一生;一辈子。《史记·魏豹列传》:“一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裴回悲生离,局促老一世。”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三折:“我与你这把钥匙,你一世儿吃不了。”《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句话要问一个村姑蠢妇,那自然一世也莫想明白了。”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五幕第二场:“就是做一个安顺良民,也不枉人生一世。”

(4).举世;全天下。《庄子·天地》:“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吕氏春秋·用民》:“古昔多由布衣定一世者矣。”《汉书·礼乐志》:“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 宋 曾巩 《库部员外郎知临江军范君墓志铭》:“一世之弃,君独从之;一世之慕,君独违之。”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旗盖

古代仪仗中的旗与伞。 晋 潘岳 《关中》诗:“旗盖相望,偏师作援。”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三:“生儿古有 孙征虏 ,嫁女今无 王右军 。借问琴书终一世,何如旗盖仰三分。”《前汉书平话》卷上:“黄罗旗盖下,见三千个锦衣,簇拥二百员战将,遮护着 高皇 。”

三分

(1).谓一分为三。《左传·襄公十一年》:“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今天下三分, 益州 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清 唐孙华 《涿州怀古》诗:“三分 巴蜀 功成后,魂魄犹应恋故都。”

(2).指 三国 史话。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 霍四究 説《三分》, 尹常 卖《五代史》。”

(3).十分之三。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小姐盘夫》:“到如今,骨自道且説三分话,不肯全抛一片心。” 茅盾 《子夜》十七:“他们是不肯随便放过的,况又有三分酒遮了脸。”

十份中的三份。《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七兮” 唐 孔颖达 疏:“此梅虽落,其实十分之中尚七未落,已三分落矣。”

代北

(1).古地区名。泛指 汉 、 晋 代郡 和 唐 以后 代州 北部或以北地区。当今 山西 北部及 河北 西北部一带。 唐 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诗:“ 雁山 横 代 北, 狐塞 接 云中 。”《宋史·韩琦传》:“ 契丹 来求 代 北地,帝手詔访 琦 ……会 安石 再入相,悉以所争地与 契丹 。”

(2). 唐 方镇名。《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三年》:“八月,甲辰……詔以前 振武 节度使 李国昌 为 代北 节度使,镇 代州 。”

(3).指 北魏 。 西晋 末年, 拓跋猗卢 受封为 代王 。后其曾孙 拓跋珪 改国号为 魏 ,迁都 代郡 平城 ,是为 北魏 。故后世或以“代北”称之。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五胡、 代北 ,始尝宰制 中华 ,逮乎 隋 唐 统一,汉族自主,则亦箸土傅籍,同为编氓,未尝自别一族以与 汉 人相抗,是则同於醇化而已。”

偏师

旧时指在主力军翼侧协助作战的部队

衔使

奉命出使。 晋 陶潜 《<赠羊长史>诗序》:“左军 羊长史 衔使 秦川 ,作此与之。” 南朝 齐 萧子良 《谏射雉启》:“昔 宋 氏遣使,旧列阶下; 刘纘 衔使,始登朝殿。” 隋 江总 《辞行李赋》:“敏异 季札 之听歌,誉乖 属国 之衔使。”按, 属国 ,指 苏武 。 武 拜为典属国。

关中

指陕西渭河流域一带,为陕西的农、工业发达,人口集中之地区

沛公欲王关中。——《史记·项羽本纪》

裨将

副将;专任一方的将领

行台

(1).台省在外者称行台。 魏 晋 始有之,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 北朝 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 唐 贞观 以后渐废。 金 、 元 时,因辖境辽阔,又按中央制度分设于各地区,有行中书省(行省),行枢密院(行院),行御史台(行台),分别执掌行政,军事及监察权。行省实即继承前代的行台制度。

(2).旧时地方大吏的官署与居住之所。 宋 黄庭坚 《送顾子敦赴河东》诗之三:“揽轡都城风露秋,行臺无妾护衣篝。”《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其时城内早经预备,把个总督行臺,做了钦差行辕。”

(3).客寓,旅馆。 苏曼殊 《答柳亚子书》:“ 桐 兄前日抵 申 ,同寓行台,今拟明日同作 苏台 之游。”

(4).临时设立的戏台。《红楼梦》第八五回:“这日一早, 王子胜 和亲戚家已送过一班戏来,就在 贾母 正厅前,搭起行臺。”

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常日

(1).平日;往日。《南齐书·高帝纪》:“常日乃可屈曲相从,今不得也。” 唐 韩愈 《贺太阳不亏状》:“虽隔阴云,转更明朗,比於常日,不觉有殊。”《红楼梦》第七七回:“再或有咱们常日积攒下的钱,拿几吊出去。”

(2).固定的日子。《南齐书·礼志上》:“虽郊有常日,明堂犹无定辰。”《魏书·礼志一》:“祭有常日,牲用少牢。”《宋史·礼志四》:“祀天神於冬至,祀地神於夏至,乃有常日,无所事卜。”

轻薄

(1) 言行不庄重、不敦厚

像他的长子一样轻薄

(2) 轻佻;不正经;放荡

举止轻薄

(3) 玩弄、侮辱妇女

(4) 不贵重;不丰厚

礼物轻薄

且喜

犹言可喜、幸喜。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员外,且喜且喜,小姐説今夜晚间约定在 玉清庵 中与你赴期,教我先将的鸳鸯被来了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装模样,见説做醮,便肯轻身出观来到我家。”《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且喜是月半天气,还辨得出影响来。” * 《和 * 同志七绝》之四:“抗战连年秋復秋,今秋且喜稻如油。”

临戎

亲临战阵;从军。《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今宜皇太后与朕暂共临戎,速定丑虏,时寧东夏。” 南朝 梁 萧统 《弓矢赞》:“弓用筋角,矢製良工,亦以观德,非止临戎。”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四:“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奎壮烈》:“其兄 忠烈公 明瑞 尝殉节 滇 南 ,故 纯皇帝 不欲使其临戎。”

草莱

(1).犹草莽。杂生的草。《南史·孔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翦。” 宋 叶适 《代人上书》:“夺农人牛具,犁伐之地,草莱随长。” 清 周亮工 《介寿以胡彦远见慰札子相示却寄》诗:“一亩田中尽草莱,旅堂经岁不曾开。”

(2).指荒芜之地。《管子·七臣七主》:“主好本, * 好垦草莱。”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凡草莱,初闢而为露田园池者,多连阡陌,虽不躬耕,得特专利五十年,期尽而鬻之,程以十年。”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四章:“只要两三年内 宛 洛 稍得安定,人民来归,草莱渐开,人怀保家之心,士无饥馁之忧,则中原大局可定, 宛 洛 一带也就固若金汤了。”

(3).犹草野。乡野;民间。《汉书·蔡义传》:“臣 山 东草莱之人,行能亡所比,容貌不及众。” 宋 范仲淹 《举张问孙复状》:“右臣伏覩赦书节文,应天下怀材抱器,或淹下位,或滞草莱,委逐处具事闻奏。” 清 李渔 《风筝误·议婚》:“苍天不负奇才,拔英雄自草莱。”

(4).布衣。平民。《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草莱乐业,守屏称事。” 张铣 注:“草莱谓山野採樵之人也,守屏谓州牧也。”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四:“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 清 孙枝蔚 《览古》诗之六:“用人限资格,何以服草莱?”

素心

(1) 本心;素愿

与素心相违

(2) 心地纯洁

素心人

黩武

滥用武力;好战

既累为 所败,犹攻之不已, 虞患其黩武,且虑得志不可复制,固不许行。——《后汉书·刘虞传》

穷兵黩武

公本

公众的奏本。《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乡宦们肯上公本,求圣恩浩荡,将钱粮或是蠲免,或暂停徵。”

和戎

(1).指与少数民族或别国媾和修好。《左传·襄公四年》:“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对曰:‘和戎有五利焉。’”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二:“晚节从世务,乘障远和戎。”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诸将耻於无功,莫敢言和戎者。” 郁达夫 《杂感》诗之四:“策到和戎原辱国,功成不义反封侯。”

(2).犹和亲。指封建王朝与边境少数民族统治者结亲交好。 明 马銮 《明妃》诗:“安边无策始和戎,簫鼓含情出禁中。” 郁达夫 《咏史》之三:“马上琵琶出塞吟,和戎端的爱君深。”

两都

(1) 指东汉著名历史学家和辞赋家班固著的《两都赋》。两都指西汉的西都长安、东都洛阳

衡乃拟 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2) ——《后汉书·张衡传》

耆旧

年高望重者。《汉书·萧育传》:“上以 育 耆旧名臣,乃以三公使车,载 育 入殿中受策。” 唐 杜甫 《忆昔》诗之二:“伤心不忍问耆旧,復恐初从乱离説。” 元 虞集 《苏武慢》词:“空自笑 洛下 书生, 襄阳 耆旧,梦底几时曾见。” 清 方苞 《白云先生传》:“当是时, 三楚 、 吴 、 越 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 郑泽 《壬子秋日作诗奉呈》:“煌煌《邱》与《索》,渊粹惟耆旧。先生守遗经,清风淡儒素。”

垂泪

哭泣而眼边垂挂泪水

伤心垂泪

黯然垂泪

中原

(1) 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北虏僭盗中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2) 平原;原野

朔风

北风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三国 魏· 阮籍《咏怀》

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清· 袁枚《祭妹文》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