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衡阳教案_衡阳教案介绍_衡阳教案历史知识_衡阳教案历史词典

衡阳教案

历史知识

衡阳教案怎么写好看:

衡阳教案怎么写好看

衡阳教案历史词典解释

清同治元年(1862)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以《天津条约》为护符,在湖南衡阳、湘潭等地强占民产,建立教堂,激起公愤。绅民合议驱逐天主教,发出《阖省公檄》,揭露天主教会的不法行为。衡阳、湘潭等处聚集群众数万人,焚毁天主堂和育婴堂。事发后,法国公使哥士耆(Michel Alexandre Klcezkowcki,1818—1886)向清政府严重抗议,提出条款七条,要求照办。清政府下令“克期妥办”。湖南巡抚毛鸿宾即将衡阳知县、湘潭知县摘顶,并赔款重建教堂结案。

词语分解:

  • 衡的解释 衡 héng 秤杆,泛指秤:衡器
  • 教案的解释 1 ∶教员备课时写的教学方案,包括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2 ∶清末指因外国教会欺压人民而引起的诉讼案件或外交事件

历史知识推荐:定差

全称八路定差法。宋代授予官员差遣的一种方法。四川、两广、福建、湖南等八路州县文、武官差遣,许本路及北方诸路在选官员随意选定窠阙,然后各由本路安抚制置司、转运司按照“定差阙”,分四季集注定差,每季第一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衡阳教案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衡阳教案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