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奏销案_奏销案介绍_奏销案历史知识_奏销案历史词典

奏销案

历史知识

奏销案怎么写好看:

奏销案怎么写好看

奏销案历史词典解释

清顺治十八年(1661),朝廷下严禁拖欠钱粮之令,违禁官绅,一律斥革追索。江南巡抚朱国治列举欠粮绅监一万三千五百十七人,指为“抗粮”,尽行褫革,枷责追比,称奏销案。探花叶方蔼因欠粮银一厘(值制钱一文),被革去编修。时有“探花不值一文钱”之谣。

词语分解:

  • 奏销的解释 1. 清 代各州县每年将钱粮征收的实数报部奏闻,叫奏销。清文献通考·田赋二:“﹝ 康熙 ﹞十八年,令州县日收钱粮流水簿,於岁底同奏销文册,齎司磨对。”2.指上报户部注销欠缴的钱粮。 吴晗 灯下集·明代科举情况和绅士特权:“第四是免粮,家道寒苦,无力完粮的,可由地方官奏销豁免。”
  • 案的字典解释 案 àn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案子

历史知识推荐:脱口

户籍制度用语。亦称漏口。指一家之内有不登入户籍者。历代都有,主要为逃避差徭。唐律规定,脱口及增减年状谓疾、老、中、小之类以免课役者,一口徒一年,二口加一等,罪止徒三年。清律对此则施杖刑。参见“脱户”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奏销案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奏销案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