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光禄寺_光禄寺介绍_光禄寺历史知识_光禄寺历史词典

光禄寺

历史知识

光禄寺怎么写好看:

光禄寺怎么写好看

光禄寺历史词典解释

名。北齐置为九寺之一,掌宫殿门户、帐幕铺设器物、百官朝会膳食等事务。设卿、少卿、丞各一人。宫、太官、宫门、供府、肴藏、清漳、华林等署及东园局。隋唯掌祭祀及朝会宴享酒食供设,政令仰承礼部。领太官、肴藏、良酝、掌醢等署。文帝时一度并入农寺,初设卿、少卿各一人,丞三人,炀帝以后少卿增为二人。唐沿置,改肴藏署为珍羞署,丞减为二人。高宗、武则天时,一度改称司宰寺、司膳寺。北宋初设寺事一人,以朝官以上充任,卿、少卿为寄禄官。元丰改制后,沿唐制设卿、少卿、丞各一,领太官、法酒库、内酒坊、太官物料库、翰林司、牛羊司、牛羊供应所、乳酪院、油醋库、外物料库等署。南宋初一度并入礼部,隆兴元年(1163)并入太常寺。辽改名崇禄寺,为南面官署。金不置,事归宣徽院。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置,掌起运米曲诸事,领尚饮、尚酝局,沿路酒坊,各路布种事,隶宣徽院。一度改隶礼部,又曾改称尚酝监。延祐七年(1320)以后定置卿四人,少卿、丞各二人。明洪武元年(1368)改宣徽院置,八年改称光禄司,三十年复名寺。置卿一人,少卿、丞各二人,领太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及典簿厅,后又置司牲司、银库。虽政令听于礼部,却又往往由尚膳监宦官提督寺事,任意支取钱粮。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设卿满、汉各一,少卿满一、汉二,康熙时减汉一。乾隆十三年(1748)始命满大臣一人兼管寺事,由皇帝特简。职掌同唐制。光绪二十四年(1898)省入礼部。

词语分解:

  • 寺的字典解释 寺 s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

历史知识推荐:曾廉

1857—1928 清末湖南黔阳今洪江东北人,字伯隅,号阳生。光绪举人。曾在家乡办爱莲书院。戊戌变法时上书请杀康有为、梁启超,反对变法。同年为国子监学正,预修大清会典。光绪二十六年1900入李秉衡幕,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光禄寺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光禄寺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