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吴淞江_吴淞江介绍_吴淞江历史知识_吴淞江历史词典

吴淞江

历史知识

吴淞江怎么写好看:

吴淞江怎么写好看

吴淞江历史词典解释

本名松江。北宋时,又称吴淞江,见于郏亶、郏乔等水利书。明、清时专称吴淞江。鸦片战争后,上海开为通商港埠,上海境内的吴淞江又称苏州河。北宋元丰以前,“自吴江县(今市)过甫里(今苏州市东南甪直镇),径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入青龙镇(今旧青浦),……江流自(太)湖至海,凡二百六十里”(《吴郡图经续记》卷中)。江道广阔,流量浩瀚,“深广可敌千浦”,是苏州地区海上交通的重要航道。其中下游故道即今虬江道。北宋庆历年间建吴江县石桥,以为运河牵路,遂使江流受阻,下泄不畅,加以中游江道委曲多弯,水流迂滞,常易漫溢成灾。嘉祐年间对白鹤江至盘龙汇一截弯取直。崇宁中,复加浚治,中游遂改由今道。元至元年间,下游因受潮沙淤积,江面迅速束狭。到明初,下游淤塞严重,使水患加剧。明永乐元年(1403),户部尚书吉开凿黄浦江后,太湖、淀泖之水遂由浦入海。天顺二年(1458),开凿吴淞口下游自新泾至庄6*家泾一段新道。嘉靖元年(1522)、隆庆三年(1569),相继开导吴淞江入黄浦的新道,于是下游全部改徙今吴淞江,成为黄浦江的一条支流。其部分故道则作为虬江断续残存下来。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庄子注

书名。魏晋之际向秀、郭象著。据晋书·向秀传,向秀作庄子注,郭象在向注的基础上,“述而广之”,别为一书。而据晋书·郭象传,向秀作庄子注,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卒。郭象即注此二篇,修改马蹄一篇,其余众篇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吴淞江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吴淞江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