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殷周制度论_殷周制度论介绍_殷周制度论历史知识_殷周制度论历史词典

殷周制度论

历史知识

殷周制度论历史词典解释

篇名。近人王国维撰。王氏自述撰是篇旨在考亡周兴之因。认为周之所以兴,自制度始。并具体论证殷周制度之差异:其一为立子立嫡之制。殷制兄终弟及,殷以前无嫡庶之制,自周始舍弟传子,严嫡庶之分,定嫡长继统之制,所以“息争宁国”。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统法而设,旋下及大夫以下,宗法及丧服之制由此形成。周代政治赖此宗法之制而益得巩固。其二为庙数之制。王氏考殷人祭法无远迩尊卑之分,周人立尊尊之统,以尊尊亲亲之义立庙制,尊卑分明。其三为同姓不婚制。周初多“异姓之国”,非宗法所能统,乃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实为周人用血缘宗法行施一统之策。以上三制不出尊尊、亲亲、长长、男女有别四纲。周代之所以能久兴不衰,就是用此四纲来维系的。此文对学术界影响较大。收入《观堂集林》。

历史知识推荐:马一龙

明南京溧阳今属江苏人,字负图,号孟河。嘉靖进士。曾任国子监司业,后辞官归田。著农说一书,以阴阳理论阐述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在农学思想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殷周制度论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殷周制度论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