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纳币_纳币介绍_纳币历史知识_纳币历史词典

纳币

历史知识

纳币怎么写好看:

纳币历史词典解释

古代婚礼仪式之一。属嘉礼。婚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种仪式。纳币即纳征。周代将玉、马、皮、圭、璧、帛称为币。《仪礼·士昏礼》:“纳征,玄纁、束帛、俪皮,如纳吉礼。”玄注:“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昏礼。”贾公彦疏:“纳此,则昏礼成,故云征也。”纳币之礼国君不自往,只派使执行。《左传·成公八年》:“夏,宋公使公寿来纳币,礼也。”历代沿其制。《明史·礼志九》:天子纳后仪,“次纳吉、纳征、告期、传制遣使,并如前仪。但纳征用玄纁、束帛、六马、谷圭等物。”也不仅限于帝王之婚礼,民间之婚礼亦有纳币之礼。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细询始末,乃知女十岁失母,鞠于外氏五六年,纳币后始归。”

词语分解:

  • 纳币的解释 古代婚礼六礼之一。纳吉之后,择日具书,送聘礼至女家,女家受物复书,婚姻乃定。亦称文定,俗称过定。春秋·庄公二十二年:“冬,公如 齐 纳币。” 宋 苏轼 书刘庭式事:“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约而未纳币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细询始末,乃知女十岁失母,鞠于外氏五六年,纳币后始归。”
  • 纳的字典解释 纳 (納) nà 收入,放进:出纳
  • 币的字典解释 币 (幣) bì 交换各种商品的媒介:货币

历史知识推荐:长孙嵩

358—437 北魏代治今山西大同东北人。鲜卑族。世为部落大人。年十四,代父统军。登国元年386,率众归代王拓跋珪。皇始元年396从征中山今河北定州,除冀州刺史,赐爵巨鹿公。稍迁侍中、司徒、相州刺史。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纳币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纳币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