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冬月种谷法_冬月种谷法介绍_冬月种谷法历史知识_冬月种谷法历史词典

冬月种谷法

历史知识

冬月种谷法历史词典解释

谷(榖)

明末清初现的一种为促早熟,而播种期提前到冬季的方法。最早见于已失传的《畿全书》。其法据清末张起鹏《区田篇》载:“冬至前一日,拣谷种瓮,麻布扎口,掘土穴,深四、五尺,瓮倒置穴中,土固,满十四日取出,大寒日种入熟地,春透苗生,较常谷早熟一月,约五月底、六月初即熟。”也有于冬至或冬至前一天直接把谷种播入田中,结果一样早熟。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词语分解:

  • 冬月的解释 指冬天。《史记·酷吏列传》:“ 温舒 顿足叹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南史·刘孝绰传》:“初, 孝绰 居母忧,冬月饮冷水,因得冷癖,以 大同 五年卒官,年五十九。”《宋史·刑法志三》

历史知识推荐:种(種)人

古代少数民族对自身的别称,如金代对女真人的称呼。又称“国人”。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冬月种谷法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冬月种谷法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