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阳关_阳关介绍_阳关历史知识_阳关历史词典

阳关

历史知识

阳关怎么写好看:

阳关历史词典解释

春秋鲁邑,后入齐。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汶水东岸。《左传》襄公十七年(前556):齐攻鲁,使“高厚围臧纥于防,(鲁)师自阳关逆臧,至于旅松”;定公七年(前503):“齐人归郓、阳关”,均即此。②聚名。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北。《水经·颍水注》:“水东南流径阳关聚。聚夹水相对,俗谓之东西二土城也。”《后汉书·光武帝纪》:更始元年(23),王莽遣王寻、王邑将兵百万到颍川,“光武将数千兵,徼之于阳关”,即此。③关名。(1)战国时巴国三关之一,与扞关、江关并称。在今重庆市东北石洞峡,一说在今长寿县东南永丰场。三国备又置关,《华阳国志·巴志》:“延熙中,车骑将军邓芝为都督,治阳关。”(2)西汉置。在今肃敦煌市西南古董滩附近。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对西域交通的门户,出玉门关者为北道,出阳关者为南道。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即此。宋以后和西方的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

词语分解:

  • 阳关的解释 1.古邑名。 春秋 鲁 地,后入 齐 。在今 山东省 泰安市 偏东而南约六十里。左传·襄公十七年:“ 高厚 围 臧紇 于 防 。师自 阳关 逆 臧孙 ,至于 旅松 。”2.古聚落名。在今 河南省 禹州市 境内。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光武 将数千兵,徼之於 阳关 。” 李贤 注:“聚名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颍水:“ 潁水 东南流,逕 阳关聚 ,聚夹水相对,俗谓之东西二土城也。”3.
  • 阳的字典解释 阳 (陽) yáng 明亮
  • 关的字典解释 关 (關) guān 闭,合拢:关门

历史知识推荐:别驾

官名。1亦称别驾从事、别驾从事史。汉代州部佐吏。因从刺史行部,别乘传车,故谓之别驾。据应劭汉官仪,元帝丞相于定国以州大小定吏员,治中、别驾、诸部从事各一人,秩皆百石。秩虽轻,职却重,有“其任居刺史之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阳关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阳关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