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五军断事司_五军断事司介绍_五军断事司历史知识_五军断事司历史词典

五军断事司

历史知识

五军断事司历史词典解释

名。明洪武十七年(1384)于五军都督府各置左、右断事二人,提控案牍一人,并从九品。二十三年升断事正五品,总治五军刑狱。又分设五断事,各置稽仁、稽义、稽礼、稽智、稽信五人,俱正七品,分理五军府刑名。建文中罢。

词语分解:

  • 五军的解释 1.古代军制。 春秋 时 晋 的上军、中军、下军、新上军、新下军。国语·晋语四:“蒐於 清原 ,作五军。” 韦昭 注:“ 晋 本有上军、有中军、有下军,今有五军,新上下也。”2.古代军制。 汉 代前、后、中、左、右五营军队之称。文选·张衡<西京赋>:“五军六师,千列百重。” 李善 注:“汉官仪:‘ 汉 有五营。’五军即五营也。”3.古代军制。 明 代京军三大营之一。 成祖 时,京卫之步骑军分为中军

历史知识推荐:车同轨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重大措施之一。春秋战国时,诸侯并立,各国车轨宽度不一。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六国后,为加强各地的联系和军事上的需要,下令“车同轨”,统一规定车轨距离为六尺秦制一尺,合今23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五军断事司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五军断事司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