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商鞅_商鞅介绍_商鞅历史知识_商鞅历史词典

商鞅

历史知识

商鞅怎么写好看:

商鞅历史词典解释

约前390—前338

战国卫国人,公氏,名鞅,亦称鞅、公孙鞅、商君鞅、商君。少好刑名之学。初为公孙痤家臣,痤死,西入秦以强国之术游说秦公,得孝公信任。从孝公六年(前356,一说三年)起任左庶长,实行变法(参见“商鞅变法”)。十年,迁大良造。二十二年,师攻魏,大破魏军,俘公子卬。以功封於商(今陕西商州东南)十五邑,号商君。孝公死,惠文王立,以遭诬害,举兵反抗,兵败被杀,处以车裂。《汉书·艺文志》法家类著录有《商君》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四篇;兵权谋家又有《公孙鞅》二十七篇,今佚。遗物有“商鞅方升”传世。

词语分解:

  • 商鞅的解释 商鞅约前390-前338 : 战国时期政治家。卫国人。本姓公孙。秦孝公任用他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一说前359年和前350年两次颁布新法:奖励耕织;废除贵族世袭,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等级;推行连坐法;建立县制;废井田制,准许土地买卖;按丁男征赋;统一度量衡制。变法奠定了秦强盛的基础。因封地在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号商君,因称商鞅。孝公死后,被诬陷,车裂而死。著有商君书,今存二十四篇。
  • 商的字典解释 商 shāng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商量
  • 鞅的字典解释 鞅 yāng 古代用马拉车时套在马颈上的皮套子

历史知识推荐:九塞

九个要塞的合称。吕氏春秋·有始览:“何谓九塞?大汾、冥阸、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淮南子·墬形训所载九塞与吕氏春秋同。惟大汾作太汾,冥陀作渑阨,殽作殽阪。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商鞅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商鞅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