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柘枝舞_柘枝舞介绍_柘枝舞历史知识_柘枝舞历史词典

柘枝舞

历史知识

柘枝舞怎么写好看:

柘枝舞历史词典解释

唐乐舞名。源出自中亚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舞者着红紫五色罗衫,窄袖,锦靴,腰带银蔓垂花,头冠绣花卷檐虚帽,帽上装金铃。白居易《柘枝妓》:“红蜡烛移桃叶起,紫罗衫动柘枝来。带垂细胯花腰重,帽转金铃雪面回。”此舞初为女子单舞,伴奏以鼓为主。舞姿变化丰富,既矫健明快,又婀娜柔美。后又有对舞,名《双柘枝》,二童女藏于莲花中,花坼而后见,对舞相占。属健舞。

词语分解:

  • 柘枝舞的解释 唐 代西北民族舞蹈。自西域 石国 今 苏联 中亚塔什干 一带传来。最初为女子独舞,舞姿矫健,节奏多变,大多以鼓伴奏。后来有双人舞,名双柘枝。又有二女童藏于莲花形道具中,花瓣开放,出而对舞,女童帽施金铃,舞时转动作声。 宋 时发展为多人队舞。 宋 梅尧臣 和永叔柘枝歌:“始知事简乐民和,不厌来观柘枝舞。”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西域乐舞在 长安 处于压倒 中国 乐舞的
  • 柘枝的解释 1.柘枝舞的省称。 唐 章孝标 柘枝诗:“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鈿罗衫耸细腰。” 清 吴伟业 赠妓朗圆诗:“轻靴窄袖柘枝装,舞罢斜身倚玉床。”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胡腾、胡旋和柘枝都由女伎歌舞。”2.荔枝的一种。 宋 黄庭坚 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之二:“五月照江鸭头緑,六月连山柘枝红。” 任渊 注:“ 山谷 与王观復书云:‘今年 戎州 荔子盛登,一种柘枝头出於 遏腊平
  • 舞的字典解释 舞 wǔ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

历史知识推荐:镇寨官

宋于人烟繁稠处置诸镇监官,巡逻盗窃、征收酒税或兼管火禁;于险要处置诸寨寨官、巡检,主维持治安与防御。与寨官合称镇寨官。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柘枝舞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柘枝舞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