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寄禄官_寄禄官介绍_寄禄官历史知识_寄禄官历史词典

寄禄官

历史知识

寄禄官怎么写好看:

寄禄官历史词典解释

官制用语。宋用以确定官员俸禄品秩的阶官。唐代前期,官员皆依品俸。大历十二年(777),始改以官定俸,自三师三公参军文学博士、录事,月给一百二十贯文至十贯文。中期以,三省、六部常以他官主,其正官渐失本职。宋初,又以京朝官、县,三省、六九寺、五监类以他官主判,其正官非有特不领本职。然犹袭唐制,以官定俸,如别无差遣及所任差遣未《禄令》,即领本官俸,因称其官为寄禄官。铨叙、升皆以此为级,同时以此确定官品。北宋前期,文臣以三师至寺监主簿为寄禄官;武臣节度使刺史,横班、东西班诸使副,以及三班使臣为寄禄官。元丰改制,省部寺监之官复为职事官,裁定散官制为《寄禄新格》,以开府仪同三司承务郎为文臣新寄禄官。崇宁二年(1103),又置承直郎将仕郎七阶,为选人寄禄官。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寄禄官,置大夫诸阶,罢横班及东西班诸使副;内侍与医官亦改置新阶,寄禄之制始臻完备。南宋因之。

词语分解:

  • 寄禄官的解释 官阶名。 宋 制,官分阶官和职事官,如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是阶官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职事官名。阶官有名衔而无职事,只作为铨叙、升迁的依据,称为寄禄官。 元丰 三年改行新官制,又以尚书、
  • 寄禄的解释 寄禄官。 宋 陆游 《吏部郎中苏君墓志铭》:“以 绍熙 三年五月某甲子,遇疾捐馆舍,享年六十有四,寄禄至朝请大夫。”
  • 官的字典解释 官 ā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 * 。 姓。 民 笔画数:; 部首:

历史知识推荐:保和殿学士

官名。宋置诸殿学士,出入侍从,以备顾问,无官守,无典掌而资望极高。政和五年置宣和殿学士,以两制充任,第三年又置宣和殿大学士。宣和元年,改宣和殿为保和殿,学士名亦随改。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寄禄官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寄禄官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