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方以智_方以智介绍_方以智历史知识_方以智历史词典

方以智

历史知识

方以智怎么写好看:

方以智怎么写好看

方以智历史词典解释

1611—1671

明末清初桐城(今属安徽)人,字之,号曼公。中年以后为僧,更名大智,号无可。又称弘智、五老、药地、浮山、墨历、木立、愚者大师、极凡老人等。崇祯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早年参加复社,与贞慧、冒襄、方域合称“明季四公子”。崇祯十一年(1638),在南京支持东林子弟顾杲、宗羲与复社名士吴应箕等发出《留都防乱公揭》,驱逐阉党阮大铖。后居京师。十七年,李自成入都后南下,为阮大铖等所陷,变姓易名,流寓两广。桂王授以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感无可作为,固辞不就。隐居广西平乐及湖南武冈等地,在武冈与王夫之相识。后在广西为清兵所执,剃发为僧以免。顺治十年(1653)在金陵(今南京)皈依曹洞宗觉浪道盛。十二年父死奔丧。此后历游江西各地,最后入吉安(今属江西)青山为住持。康熙十年(1671),因事株连,押解至万安(今属江西),疽发背而卒,一说投水死。其学博综,于经学、天文、地理、历史、物理、生物、医药、文学、音韵、书画、律吕等均有研究。不拘泥古人成法,主“考古所以决今”。对西方学术有所涉猎,曾介绍金尼阁之拼音字母、利玛窦之舆图与阿拉伯数字。提出“盈天地间皆物”,“物有其故”,可据实考究,“类其性情,征其好恶,推其常,是曰质测。质测则藏通几者也”(《物理小识·自序》)。“质测”即为今之自然科学,“通几”即为今之哲学,认为哲学原理源于各科学之中。反对理学家“舍物以言理”,提出“凡相因者皆极相反”、“一在二中”、“寂历同时”等观点。著有《通雅》、《物理小识》、《浮山文集》、《博依集》、《东西均》、《药地炮庄》、《易余》、《烹雪录》,编定《周易时论合编》、《青原志略》与其他语录、诗集、笔记等近四百万言。子中通与学生揭暄皆当时著名数学家。然其学派在清代淹没无闻,近数十年始为学者重视。

方以智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屯驻

北宋时,禁军实行更戍法,轮流出戍各地。出戍军由各州管辖者,称屯驻。废更戍法后,屯驻无固定含义。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方以智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方以智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