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八旗井田_八旗井田介绍_八旗井田历史知识_八旗井田历史词典

八旗井田

历史知识

八旗井田怎么写好看:

八旗井田怎么写好看

八旗井田历史词典解释

清代官田之一。雍正二年(1724),以新城、固安官地二百余顷,制为井田,令无业旗民往耕。自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户各授田一百二十五亩,其中百亩为私田,十二亩五分为公田,十二亩五分为室庐场圃地。公田之粮尽收尽报。官造庐舍,给口粮、耕牛、种籽、农具。置管理劝教之官。五年议将枷责旗人、革退官兵发往井田效力。七年复设于霸州、永清等地。乾隆元年(1736),改井田户为屯户,于附近州县按亩纳粮。

词语分解:

  • 八旗的解释 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制度,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后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人的后代称八旗子弟,后多借指倚仗祖上有功于国而自己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
  • 井田的解释 1.相传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从 春秋 时起,井田制日趋崩溃,逐渐被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穀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范宁 注:“出除公田八十亩,餘八百二十亩,故井田之法,八家共一井,八百亩。餘二十亩,家各二亩半,为庐舍。” 三国 魏

历史知识推荐:尔雅翼

书名。宋罗愿撰。三十二卷。成书于淳熙元年1174。咸淳六年1270王应麟知徽州,方刊于郡。元洪焱祖为之音释。全书体例结构严谨,按草木鸟兽虫鱼为序列目,而以考释动植物之名为其特征。释草八卷,一百二十条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八旗井田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八旗井田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