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九条之制_九条之制介绍_九条之制历史知识_九条之制历史词典

九条之制

历史知识

九条之制怎么写好看:

九条之制怎么写好看

九条之制历史词典解释

北周法令。宣政元年(578)八月宣帝遣大使巡察诸州,诏制九条,宣下州。即:一、决狱科罪,皆准律文;二、母族绝服外者听婚;三、以杖决罚,悉令依法;四、郡县当境贼盗不擒获者,并仰录奏;五、子顺义夫节妇,表其门闾,才堪任用者即宜申荐;六、或昔经驱使,名位未达,或沉沦蓬荜,文武可施,宜并采访,具以名奏;七、伪齐七品以上已敕收用,八品以下爰及流外,若欲入仕,皆听预选,降二等授官;八、州举高才博学者为秀才,郡举经明行修者为孝廉,上州上郡岁一人,下州下郡三岁一人;九、年七十以上依式授官,鳏寡困乏不能自存者,并加禀恤。

词语分解:

  • 九的解释 九 jiǔ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 制的解释 制 (⑦製) zhì 规定:因地制宜

历史知识推荐:弓马从事

官名。晋代州刺史属官。置于边远、险要或临近少数民族诸州,设员五十余人。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九条之制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九条之制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