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贞祐宝券_贞祐宝券介绍_贞祐宝券历史知识_贞祐宝券历史词典

贞祐宝券

历史知识

贞祐宝券历史词典解释

金钞币。贞祐三年(1215)七月,改旧交钞为贞祐宝券,分二十贯、一百贯、二百贯、一千贯四种。数月后为贞祐通宝代替。

词语分解:

  • 贞的解释 贞 (貞) zhēn 坚定,有节操:忠贞不渝
  • 宝券的解释 金 代的一种纸币名。金史·食货志三:“﹝ 贞祐 三年﹞七月,改交钞名为贞祐宝券。”金史·食货志三:“大钞滞则更为小钞,小钞弊则改为宝券,宝券不行则易为通宝。”

历史知识推荐:裕谦

1793—1841 清蒙古镶黄旗人,博罗忒氏,字鲁山,号舒亭。嘉庆进士。道光六年1826出为湖北荆州知府,十九年授江苏巡抚。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代署两江总督,亲赴宝山、上海要塞筹防,疏陈规复定海之策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贞祐宝券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贞祐宝券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