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辽大安七年刻石_辽大安七年刻石介绍_辽大安七年刻石历史知识_辽大安七年刻石历史词典

辽大安七年刻石

历史知识

辽大安七年刻石历史词典解释

辽碑刻。1956年发现于黑龙江泰来塔子城古城西南隅。碑残。文字自右至左凡十六行,可识者总一百五十五字。碑文有“泰州河堤”、“塔事”字样并四十七个汉姓。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

词语分解:

  • 刻石的解释 1.在石上雕刻。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东行郡县,上 邹嶧山 。立石,与 鲁 诸儒生议,刻石颂 秦 德。” 唐 白居易 蜀路石妇诗:“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 清 龚自珍 说刻石:“古者刻石之事有九。” 李季 菊花石二:“ 林家湾 前柳成荫,柳下住着刻石人。”2.即石刻。指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等。亦指石雕像或刻于石上的文字、图画等。南史·范云传:“ 云 以山上有 秦始皇 刻石,此文

历史知识推荐:灶长

清代盐场基层管理人员。由场官从若干灶户中拣选,下辖若干灶头。其职掌为登记灶户熬盐起止时间,查验其产盐数量,并负责巡察,以防灶户私卖余盐。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辽大安七年刻石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辽大安七年刻石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