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事件 >>通济渠_通济渠介绍_通济渠事件经过_通济渠历史事件

通济渠

历史事件

通济渠怎么写好看:

通济渠怎么写好看

通济渠历史词典解释

运河名。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炀帝杨广征发河南、淮北诸民众百余万开凿而成。通济渠是大运河中最重要的一。它分东西两段:西段起自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贯洛阳城东出,循阳渠故道偃师(今河南偃师)入洛,再经洛水入黄河;东段自板渚(今河南荥阳北)引水经荥泽汴水,至浚仪(今河南开封)别汴水折向东南,经今河南杞县、睢县、宁陵至商丘东南行蕲水故道,又经夏邑、永城、安徽宿县、灵璧、泗县、江苏泗洪至盱眙对岸注入淮河。该渠全长一千五百余里,宽四十步,旁筑御道,栽种柳树。因为炀帝巡游所用,故又称御河。唐朝改名广济渠。唐、宋时通称西段为漕渠或洛水,东段为汴水、汴河或汴渠。北宋亡后,南宋与金划淮为界,此渠不再为运道所经,遂归湮废。

词语分解:

  • 通济的解释 1.开朗豁达。世说新语·任诞“ 祖车骑 过 江 时”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逖 ( 祖逖 )性通济,不拘小节,又宾从多是桀黠勇士, 逖 待之皆如子弟。”晋书·贺循传:“前 蒸阳 令 郭訥 风度简旷,器识朗拔,通济敏悟,才足干事。”2.融通调济。晋书·文苑传·王沉:“痷婪者以博纳为通济,眂眂者以难入为凝清。”新唐书·李吉甫传:“ 大历 时,权臣月奉至九千緡者,州刺史无大小皆千緡,宰相
  • 渠的字典解释 渠 qú 水道,特指人工开的河道或水沟:渠道(亦指途径,门路)

历史事件推荐:五户丝

参见“科差”。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通济渠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事件 通济渠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