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事件 >>拔钉钱_拔钉钱介绍_拔钉钱事件经过_拔钉钱历史事件

拔钉钱

历史事件

拔钉钱怎么写好看:

拔钉钱怎么写好看

拔钉钱历史词典解释

五代时唐、晋之交,靠兵变起家的大将赵在礼任宋州节度使时向当地人民征收的杂税之一。赵在礼一生历十余镇,善治生殖货,积财巨万,两京及所辖藩镇,皆置邸店以赚钱。他镇宋州(今河南商丘)时,专务聚敛,所为多不法,百姓之。后有诏改移他镇,百姓闻讯,欣然相贺说:“此人若去,可为眼中拔钉子,何快哉!”赵在礼闻后,恼羞成怒,立即上表请留任一年。朝廷许之。归镇后,即下令境内所有人户,无论主客,每年均增收一千钱,名为“拔钉钱”。征收时,又严令官吏公行督责,有不交者,则加之鞭扑。当年获钱百万。

词语分解:

  • 拔钉钱的解释 五代 赵在礼 所征的人头税,是 赵 复职后对人民称其去职为“拔钉”的报复性措施。后用以代称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新五代史·杂传八·赵在礼:“ 在礼 在 宋州 ,人尤苦之;已而罢去, 宋 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既而復受詔居职,乃籍管内,口率钱一千,自号‘拔钉钱’。” 清 赵翼 回粤途次口占之二:“昔到曾怜悬磬室,再来忍敛拔钉钱。”
  • 拔钉的解释 比喻清除厌恶或成为障碍的人。参见“ 拔钉钱 ”。
  • 钱的字典解释 钱 (錢) qián 货币:铜钱

历史事件推荐:诸班直

五代后周及宋代禁军中,与皇帝最亲近的扈从部队。隶于殿前司。后周世宗柴荣整顿禁军,始设殿前诸班。宋代沿置,又增诸直。诸班有:殿前指挥使、内殿直、散员、散指挥、散都头、散祗候、散枪班、东西班、招箭班、散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拔钉钱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事件 拔钉钱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