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事件 >>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_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介绍_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事件经过_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历史事件

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

历史事件

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历史词典解释

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第三次论战。各地共6*产主义小组在建党的准备工作中,同无政府主义进行了严肃的斗争。中国是一个小资产阶级众多的国家,存在着易于接受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广泛的社会基础。五四运动以前,上海、北京、广州、长沙等地就已经有了无政府主义的组织。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人们愈来愈向往社会主义,但一时还分辨不清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的界限。因此,无政府主义乘机发展,许多无政府主义者以社会主义学派自居,创办刊物,建立社团,大肆宣扬他们的主。1919年2月,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凌霜在《进化》月刊发表《评‘新潮杂志’所谓今日世界之新潮》一文,歪曲和攻击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5月,黄凌霜又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发表《马克思学说的批评》一文、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系统的攻击。无政府主义者反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强权,反对暴力革命,主张个人的绝对自由,攻击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诽谤列宁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苏俄政府。他们要求立即废除一切国家,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分配则, 实现所谓“绝对自由”的“无政府共6*产主义。”他们还反对在中国建立真正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当时,不但有些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接受他们的主张,而且在工人群众和那些拥护俄国十月革命、赞成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分子中也有些人受了他们的影响。为了批无政府主义思潮,从1920年起, 《新青年》, 《共6*6*党》、《先驱》等杂志,都陆续发表了很多文章。1921年8月, 《新青年》第九卷第四号上还开辟了“讨论无政府主义”专栏,公布了同著名无政府主义者区声白论战的六封来往信件。早期共6*产主义者的这些文章和信件,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者主张的绝对自由、不要任何国家的反动实质,宣传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学说,强调了革命团体的组织纪律性,解释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分配原则,从而初步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界限。这场论战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经过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使许多知识青年和工人群众开始认识无政府主义的反动性,逐步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界限,转到了马克思主义轨道上来,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

词语分解:

  • 反对的解释 不赞同反对一项国会提案反对这种意见
  • 斗争的解释 1 ∶矛盾双方的冲突,一方力求战胜另一方2 ∶群众当面批判、控诉3 ∶努力奋斗

历史事件推荐:杯酒释兵权

宋初解除禁军宿将兵权的事件。太祖赵匡胤称帝建国后,深恐五代以来武将拥兵禅代拥立的事件重演,锐意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遂接受谋臣赵普之议,收禁军宿将之兵权。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春,先后黜殿前都点检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事件 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