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官职 >>议曹从事中郎_议曹从事中郎介绍_议曹从事中郎什么官_议曹从事中郎历史官职

议曹从事中郎

历史官职

议曹从事中郎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东汉末年备置,掌参谋议论。《三国志·书·先主传》:“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于汉帝曰……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

词语分解:

  • 议曹的解释 1.郡守的属吏。汉书·循吏传·龚遂:“数年,上遣使者徵 遂 ,议曹 王生 愿从。”南史·崔慧景传:“徧游公卿,仕至 扬州 议曹从事。”2.官署名。掌言职。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近在议曹,共平章百官秩禄,有一显贵,当世名臣,意嫌所议过厚。” 唐 道宣 叙任道林辨周武帝<除佛法诏>:“今圣上允可,议曹奏决,上下含和,定无异趣。” 明 李东阳 次青谿岁祫享韵:“祧庙有灵归祫祭,议曹无力
  • 中郎的解释 1.官名。 秦 置, 汉 沿用。担任宫中护卫、侍从。属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长官称中郎将,省称中郎。 汉 苏武 、 蔡邕 曾任中郎将,后世均以中郎称之。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 中郎 石经后, 八分 盖憔悴。”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十和林卿得女词:“ 中郎 传业, 蔡琰 词章。”此指 蔡邕 。 元 张翥 上京秋日诗:“ 中郎 节在仍归 汉 ,校尉城空罢护 羌 。

历史官职推荐:

官文书名。即举状,又称荐削。宋朝中、高级官员作为举主,每年一次或两次,向朝廷推荐选人改为京官,每递呈一纸举状,推荐一名选人,称为一削。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议曹从事中郎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官职 议曹从事中郎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