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地名 >>桥梓镇_桥梓镇在哪里_桥梓镇介绍_桥梓镇历史地名

桥梓镇

历史地名

桥梓镇怎么写好看:

桥梓镇怎么写好看

桥梓镇历史词典解释

北京市怀柔区南部、京引水渠北侧。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前桥梓,人口 2570。 镇区清已成村,以有五棵高大梓树得名。1948年前属昌平县,1948年属怀柔县第四区。1958年置桥梓乡。1958年属八一公社。1961年公社驻地迁茶坞,故称茶坞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乡驻地迁前桥梓,改名桥梓乡。1990年置镇。1998年北宅乡并入。主产玉米、小麦。有修配、玩具、构件等厂。大秦铁路和怀四、怀昌等公路经此。

词语分解:

  • 桥梓的解释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 李善 注引尚书大传:“ 伯禽 与 康叔 朝於 成王 ,见乎 周公 ,三见而三笞之。二子有骇色,乃问於 商子 曰:‘吾二子见於 周公 ,三见而三笞之,何也?’ 商子 曰:‘ 南山 之阳有木名桥, 南山 之阴有木名梓,二子盍往观焉!’於是二子如其言而往观之,见桥木高而仰,梓木晋而俯。反以告 商子 。 商子 曰:‘桥者,父道也;梓者,子道也。’”后因称父子为“桥梓”。 南朝
  • 镇的字典解释 镇 (鎮) zhèn 压:镇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

历史地名推荐:伊曼

亦作亦麻、伊瞒、尼满。满语意为山羊。在乌苏里江东岸伊曼河口南岸。明永乐八年1410置亦麻河卫,属奴儿干都司。清为三姓副都统辖地。咸丰十年1860沙皇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将其割占。197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桥梓镇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地名 桥梓镇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