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地名 >>普陀宗乘之庙_普陀宗乘之庙在哪里_普陀宗乘之庙介绍_普陀宗乘之庙历史地名

普陀宗乘之庙

历史地名

普陀宗乘之庙历史词典解释

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正北。清乾隆三十二年 (1767) 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形制建造。“普陀宗乘” 是藏语 “布达拉” 的汉译,故又有“小布达拉宫” 之称。建成之时,由伏尔加河流域返回祖国的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渥巴锡等人,也随各民族首领到承德觐见。庙内现存乾隆帝御笔 《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土尔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 石碑三通。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正北。普陀宗乘,为藏语“布达拉”的汉译,故又有“小布达拉宫”之称。为清乾隆帝六十寿辰(乾隆三十五年)、皇太后八十寿辰(乾隆三十六年)接待国内各少数民族王公贵族而建。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动工,历时4年有余,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形制营建。建成之时,由伏尔加河流域返回祖国的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等人,众跋涉万里,也随各民族领袖到承德觐见,表现了当时举国团结统一的兴旺局面。建筑利用山势,自然散置,自南而北层层升高,极富变化。山门前有5孔石桥,门内建巨大碑亭,内有乾隆帝御笔《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石碑三通。亭北为五塔门、三间四柱七楼式琉璃牌楼。牌楼之后,殿阁楼台等建筑随地势前后错落。主体建筑大红台气势雄伟,高达42.5米,宽59.7米,有城阁凌空之感。红台中部是万法归一殿,重檐四角攒尖鎏金瓦顶,台东为落伽胜境殿,台东北的权衡三界亭和台西北的慈航普渡亭,均重檐金瓦,与万法归一殿、大红台的红墙白台、苍松翠柏交相辉映,庄严华丽异常。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陀宗乘之庙碑亭

词语分解:

  • 普陀的解释 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梵语 补陀落迦 Potalaka的省音译。在今 浙江省 普陀县 ,属 舟山群岛 。古称 梅岑山 ,传说 汉 方士 梅福 在此炼丹。 五代后梁 时, 日 僧 慧锷 从 五台山 请 观音 圣像回国,为大风所阻,于此山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观音道场”之始。后人又据华严经·入法界品,附会为 善才 参访 观音菩萨 的 补陀落迦山 。四溟诗话卷四引 唐 安庆王 西池送月泉上人归

历史地名推荐:笼竿城

北宋置,即今宁夏隆德县。庆历三年1043 为德顺军治。北宋、金于此置陇干县。 又作陇干城、陇竿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筑,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因地在笼竿川,故名。庆历三年1043年为德顺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普陀宗乘之庙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地名 普陀宗乘之庙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